全力打造园区“产改”新样板!永州市建体系、搭平台,激励产业工人成长成才

  湖南工人报   2025-02-08 11:55:22

一个个电子零部件在传送带上“流转”,产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电机产品,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红红火火;凭借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每条生产线只需要一名技术工人就能完成从材料投入到最终的成品检测,湖南兵器建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数字工房”,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新春之际,永州市生产一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产业工人正奋发有为,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奔跑逐梦。

近年来,永州市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把园区作为全市“产改”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构建技术人才成长体系,搭建多样竞赛平台,做优各项服务保障,持续激发技术工人“学习成长、创新创造”热情,着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一流技术工人队伍。

激励“全方位”

让技能人才“名利双收”

畅通技能人才发展渠道,打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让产业工人既有“里子”又有“面子”,是永州市在推进“产改”中的重要一环。

“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科力尔电机工作,我从普工做起,在许多岗位轮过岗,第一次发工资只有600元。一心埋头搞技术,从来没想过能收获这么多荣誉与认可。”45岁的曾利刚是科力尔集团罩极事业部技术副总经理。在科力尔集团工作了22年,他练就了一套过硬本领,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成为罩极电机的“技术大拿”,并一步一步走上了更高职位,待遇也有了极大提升。

令曾利刚没想到的是,在各级工会组织和企业的支持下,他还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劳动模范、湖湘工匠,更是作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参与盛会。如今,他还当上了永州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产改’政策好,给了我们发展上升的通道,只要有梦想,就敢去拼、就能去拼。”回想起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拿到手上的时刻,曾利刚充满骄傲与自豪。

(曾利刚正在工作)

在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聂鹏举、曾利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领下,一批批创新型人才在科力尔集团不断涌现,不仅获得了一些荣誉,还得到了奖励激励。如曾利刚的徒弟贺本文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新产品开发,还被推荐为湖南省高技能领军人才、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子”活动优秀师徒对子。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千上万的产业工人是关键。为让“产改”工作走实走深,永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永州市深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攻坚十项措施》,市总工会制定下发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同频联动、广大企业和产业工人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

围绕实施高端人才突破工程、双创人才倍增工程、技能人才赋能工程等6个方面,该市还制定了36条举措,并认真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大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力度,进一步加大产业工人激励表彰力度,让广大产业工人技能得到提升、待遇有所提高、价值得到体现。2023年,永州市评选98名五一劳动奖章产业工人占比超过50%,7名永州工匠在全市人才发展大会上受到表彰。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进入永州市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意见》和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底永州市委主办的《永州通讯》“特别策划”重磅推出全市“产改”成果。

竞赛“全链条”

激发产业工人创造潜能

在永州,劳动和技能竞赛已经成为成千上万产业工人的技能“修炼场”。

湖南省技能大师、省劳模、湖湘工匠刘光华是湖南兵器建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华公司”)的“技能大咖”。1989年,刘光华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成为一名车工,一干就是十余年。为适应行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刘光华在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同时,还主动参加各级劳动和技能竞赛,从公司内部劳动和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并代表公司参加行业、市级、省级劳动和技能竞赛,在一次次与优秀同行的较量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

(建华公司劳动技能竞赛现场。)

“竞赛不仅是‘练兵场’,能够检验自己的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刘光华说,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差距,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

如刘光华一般在劳动和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的技能人才,在建华公司还有许多。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丁俊告诉记者,公司将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推动“产改”工作的重要抓手,竞赛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点。针对在行业及以上级别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的职工,集团连续两年每月奖励400元的同时,建华公司也每月配套奖励400元。

丁俊说,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涌现出的优秀技能人才带头推动“五小”创新创造、提出“金点子”、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将职工创新创造成效投入到公司生产经营中,为企业带来新的效益。

从竞赛获益的还有永州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定期开展包含鞋面制作、鞋底贴合等制鞋工艺技能竞赛,许多职工在竞赛后能够熟练掌握多个工序的操作技能,成为生产线上的多面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次品率,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益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紧盯经济建设主战场,永州市构建起市、县、行业和企业全链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体系。2024年,该市先后举办焊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手工制茶、供电“技能强企”等市级竞赛14场。在湖南省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该市获得继长株潭之后的全省第4名,创近年来最好纪录,并输送1人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大赛。

三个“全覆盖”

解决产业工人后顾之忧

灯光闪耀,歌舞飞扬,欢声与笑语阵阵……1月9日晚,永州经开区工人大舞台热闹非凡,“创新经开 璀璨新程”2025年永州经开区产业工人联欢晚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园区各行各业职工代表齐聚这里,共享一场视听盛宴。

(“创新经开 璀璨新程”2025年永州经开区产业工人联欢晚会现场。)

这是永州经开区连续第二年举行产业工人联欢晚会,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园区产业工人送上一份欢乐与祝福。永州经开区总工会还积极开展五一马拉松、产业工人同乐中秋电音节等活动,让产业工人们充分感受工会温暖。如今,在园区受尊重、被关怀、有发展,成为众多产业工人的共识。

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切实为他们做好保障,减少产业工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永州市总工会把产业园区作为“产改”的“主战场”,聚焦助力“五好”园区建设,安排资金2000余万元大力实施园区工人俱乐部全覆盖、园区企业员工参与职工医疗互助全覆盖、园区企业建会建家全覆盖三个“全覆盖”行动,掀起了园区服务优化升级的热潮。

目前永州市12个省级园区工人俱乐部或工人文化宫已建成11个,基本实现全覆盖目标;全市园区新增参与职工医疗互助项目职工5.1万人,基本实现符合条件人员全覆盖;通过力度空前的补助政策、精准贴心的一对一服务等举措,全市园区企业建会建家热度高涨,2024年全市园区新建工会组织企业214家,新发展工会会员15811人。

“精准服务好产业工人的需求,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奋发有为地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为现代化新永州建设贡献力量。”永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乐家茂表示,2025年,将打造园区三个全覆盖的“升级版”,将全市园区参与职工医疗互助项目职工稳定在5万人以上,保障期内互助金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推动已建成的工人俱乐部和工人文化宫升级改造、拓展功能,力争实现园区托育托管机构全覆盖;将建会建家脚步向25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延伸,实现服务更准、更广、更高效。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工人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