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办案帮助 清除物流公司“蛀虫”

    2025-02-08 14:44:18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邬炼 胡艳)近日,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某物流公司仓库内一派繁忙景象,打包、分拣、归类、投递,各项工作衔接有序。“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人钻空子竟让公司损失这么大。”面对前来回访的长沙市岳麓区检察院检察官,物流公司的田经理回忆起此前企业涉案的情景。

2023年3月,该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家营业部有工作人员沦为不法分子的帮凶。公安机关侦查发现,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陈某与刘某某在网络上搜罗大量无价值招投标信息,将其伪造成极具迷惑性的“中标文件”,并在物流公司员工柴某某协助下,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将文件随机发向不特定的企业,骗取企业支付费用。经查,陈某等人盲发快递3.9万余单,虽有3.4万余单被退回,但仍造成了5100余家企业被害,损失共计22.9万余元。其间,为避免引起物流公司注意,柴某某负责处理退单和相关投诉,还提供身份信息参与寄递。

“那些日子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噩梦。”田经理介绍,由于制度漏洞,前述大量退单造成了公司物流成本等损失30余万元,公司声誉也严重受损。

办案期间,岳麓区检察院积极推进追赃挽损工作,通过释法说理,陈某、刘某某退缴违法所得15万元,柴某某也向物流公司进行了赔偿。

经岳麓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12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陈某、刘某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今年1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柴某某有期徒刑1年4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为帮物流公司筑牢“防火墙”,多场“检企面对面”座谈会相继召开。检察院建议企业严格核实寄件人信息,对邮寄物品进行初步查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从源头防范风险,杜绝隐患。如今,走进物流公司仓库,墙上新挂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提示标语格外醒目,操作流程更加严谨规范。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陈佳婧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