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患者距骨塌陷坏死,湘雅二医院成功实施3D打印全距骨踝关节置换术

周阳乐   湖南日报   2025-02-08 17:22:46

湖南日报2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王俊杰 刘明辉 赵晓华)记者今天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近日,该院创伤骨科专科宋德业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57岁的患者实施了导板辅助下3D打印全距骨踝关节置换术,系湖南针对距骨骨折术后塌陷坏死实施全距骨踝关节置换的首例病例。宋德业教授表示,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数字骨科精准化、个性化治疗的体现,为广大的踝关节骨折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也将继续推动创伤骨科的创新和发展。

患者姜先生1年前因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疼痛于该院急诊就诊,最初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骨盆骨折、右侧髋臼骨折、右侧内踝骨折、右侧距骨骨折”,经ICU、神经外科等科室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入该院创伤骨科,宋德业教授团队成功为其进行骨盆、髋臼、踝关节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姜先生出院后按指导进行康复锻炼,定期复查,康复效果斐然,逐渐从拄杖恢复为负重行走,但行走时会出现踝关节疼痛。随访发现,姜先生各部位骨折愈合良好,但距骨逐渐出现坏死塌陷,通过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诊断其为“右侧距骨骨折术后坏死”。 

宋德业教授介绍,距骨坏死指的是在踝关节遭受严重损伤时,距骨的血供遭到完全破坏而发生缺血性坏死,最终导致距骨体塌陷变形,造成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疼痛和活动受限,因疼痛和关节间隙变窄而导致踝关节屈伸活动均受限。晚期距骨坏死合并塌陷的传统治疗方式是关节融合术,通过破坏胫距、距腓关节面软骨并植骨固定,实现踝关节骨性融合,借以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性。但该治疗方式会导致踝关节功能丧失,造成跛行、下蹲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详细沟通,姜先生对关节活动度要求高,希望尽可能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创伤骨科团队经过文献查阅、深入讨论后,决定采用结合导板技术的3D打印全距骨踝关节置换术,并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通过数字骨科技术,为患者定制了完全匹配的金属距骨,用以替代已经发生坏死塌陷的距骨,并设计截骨导板,简化手术流程、缩短传统踝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1月20日,该例手术顺利完成,3D打印距骨及人工踝关节成功植入患者体内,手术耗时仅1.5小时。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开始扶拐下地行走,踝关节的活动度得到有效改善,疼痛明显缓解。姜先生表示,此次手术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责编:李传新

一审:周阳乐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