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湘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8 21:02: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8日讯(通讯员 赵湘君)今天,在长沙市2025年“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 暨“湘商新十年”新春座谈会,天心经开区迎来了2025年招商引资重磅“开门红”。湖南北斗芯片研发暨成果转化创新基地项目签约落地,为天心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
2024年底,刘经南院士负责的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湖南省军民融合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天心经开区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省星为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前沿北斗芯片及其装备应用技术的研发工作,并承担一系列与北斗芯片、模组、终端、平台、位置服务等相关的科研项目。湖南北斗芯片研发暨成果转化创新基地由研究院联合天心经开区共建,将基于北斗高精度核心芯片模组研发带动产业发展,打造北斗应用创新新高地。
“回首过去,我们看到了长沙发展经济的满满诚意!作为湘籍院士,我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在座谈会上刘经南院士表示,天心经开区多次与他们开展落地对接。湖南对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让他们备受鼓舞;长沙市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优渥土壤,也让他们信心十足。湖南北斗芯片研发暨成果转化创新基地将以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为依托,重点开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化研究、规模化应用场景融合及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湖南省作为北斗技术创新核心策源地、应用示范区和推广新高地优势,推动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在湘转化及产业化。
“我们将会成立研究院产业化公司,争取三到五年时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湖南省星为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院长江金光教授介绍,公司将导入刘经南院士团队核心专利作为运营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在低空经济、车载物流、无人装备、机器人、地质灾害、水库大坝、房屋及旧房外装电梯沉降、海上风电定向及摆动预警监测、电力电信授时、铁路轨道交通等领域加大规模化应用推广,辐射带动北斗周边应用及上下游产业在湘集聚。
“天心经开区有完善的地理信息产业和大数据产业链,具备开展北斗产业研发的优势。”江金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最终选择落地湖南长沙天心经开区除了园区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链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外,也得益于园区的良好的区位优势,园区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区、是长株潭融城片区桥头堡,通过这个窗口产品可以更快立足长株潭、辐射全省、走向全国。
天心经开区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斗产业是湖南省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经南院士也是北斗领域泰斗级的专家,项目的落地对助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北斗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加快全省北斗规模应用推广都有着积极作用。
招商引资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发展的“活力源”。2024年,天心经开区落地项目45个,且都是主特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其中三类500强企业2家,行业百强企业2家;湘商回归项目7个;引进及培育百万税源企业17家。
2025年,天心经开区将继续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焦园区数字经济、生物医疗大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文化广告创意产业链精准发力,实施“片区招商”“全员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等措施,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一流产业生态,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贡献园区力量。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