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君 新湘评论 2025-02-11 09:47:12
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以更加向上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迈向“十五五”新征程,不仅是湖南担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更是湖南作为发展中省份实现追赶进位的必然要求。
客观把握当前全省经济发展态势
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230.99亿元,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回升向好态势。
湖南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2024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虽然全年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但研判经济形势,既要观察短期波动,更要把握长期趋势。受新冠疫情影响,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长波动加大,但2020-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大约年均增长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并且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回升转好。
“产业湘军”已成为参与全球产业竞合、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2024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压舱石”作用不断提升,旅游业总收入也迈上万亿元新台阶。从产业集群看,目前湖南累计培育出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位居全国第10、中部第1,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数量位居全国第9、中部第2,全省万亿元级产业达到6个。从经营主体看,2024年6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较上年增加1家,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上年增加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2个,数量位居全国第6、中部第1。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效提升。近年来,湖南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两大特征。区域梯度增长格局保持稳定。“十二五”以来,长沙、岳阳、常德、衡阳、株洲地区生产总值长期位居省内前五,合计占到全省六成以上,这些市州经济发展持续稳健,为全省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经济增长不再过于依赖长株潭。2024年前三季度,长株潭三市以外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57.8%,较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7%,较上年同期提升22.5个百分点。
奋发有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加快推动国家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一是争取更多中央基建投资项目在湘落地。以加大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保护和修复、推动怀化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实施京港澳高速湖南段全线扩建和提质改造等为重点,争取跨区域重大标志性工程在湖南布局。二是加快湖南版“两新”政策优化落地。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三是用好用足发挥好专项债效益。优先保障专项债建设项目的规划空间、用地指标,推动专项债建设项目尽快开工落地,分级分领域持续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
健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一是构建促进制造业稳增长机制。积极响应国家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确保企业尽早尽快享受政策红利。二是统筹推进三类产业协调有序发展。推动工程机械等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构建高端装备生态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扩大创新型供给,推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提高新产品、新服务的供给能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聚焦“小切口、大场景、快应用”,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场景试验场。三是充分发挥大企业产业要素集聚的优势作用和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紧抓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的机遇,争取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音视频、轨道交通、绿色智能计算等领域重大项目在湖南布局;推动中小企业主动融入大企业重大项目的“揭榜挂帅”,围绕细分领域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统筹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促进经济板块协调联动。一是加强长株潭全省经济核心引擎的带动辐射能力。加速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建设一批承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战略布局的相应载体;加强颠覆性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能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举办对标广交会、进博会的国家级、国际性展会,提升经贸交流活跃度。二是做强做优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新型工业化主导型县域要推动产业、企业向园区集聚、集中,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土地利用率;农产品加工转化主导型县域要重点突破种源提质、精深加工工艺和装备等重点环节;文旅融合化主导型县域要重点破解基础设施短板和挖掘全要素旅游潜力。三是推动以怀化为门户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建设怀化国际陆港,推进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促进“向海而生”向“陆海共生”开放格局转变,加快产业集群沿国家级大通道优化布局。
做好文化和科技融合战略谋划,打造相融相促全新路径。一是以项目投资加快推动音视频产业布局。以关键核心元器件及模组、音视频设备软硬件、新型消费终端、内容生产和分发等领域为重点,基于产业链群视角做好项目筛选、谋划和扶持,推动马栏山成为音视频产业的技术策源地、成果诞生地、场景展示地,把湖南打造成为全球音视频产业新高地。二是打造可管可控可用的国有数智超级平台和做大做强数字文博大平台。打造国有头部数智传播平台,开发资讯、短视频等垂类大模型,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化”共生发展模式,建设可确权、可交易、可变现的数字文博大平台。三是谋划建设文化科技旅游地标建筑。在马栏山建设集旅游、娱乐、展览等功能于一体,最有文化底蕴、最富科技含量的文化科技旅游地标建筑,以超前眼光和国际视野规划建设周边基础设施,推动马栏山文化科技品牌唱响全世界。
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构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新格局。一是狠抓就业增收和民生保障。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多渠道增强消费能力。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居民“预防性消费”的负担,解决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大额刚性需求和意外需求的后顾之忧。二是打造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重点发展云旅游、沉浸式文旅项目等消费新产品。探索绿色消费、数字内容服务、共享平台等消费新模式。出台首发经济专项激励政策,推进首发经济商业配套设施提质升级,优化“银发”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体系,培育消费新业态。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研究员)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