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倜 湖南日报 2025-02-11 21:54:43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李静娴 周缘 吴宇淇
真是没想到,过个春节以后,各大医院的肛肠科迎来就诊小高峰。
2月11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三科(痔瘘 炎性肠病)主任彭天书接受采访时提醒,假期过后的肛肠健康管理不容忽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肛肠疾病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肠息肉、肛乳头肥大、肛窦炎、结直肠肿瘤等都属于肛肠疾病范畴。”彭天书介绍,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人因节日期间的生活方式变化埋下健康隐患,近期收治的患者主要存在便秘、痔疮、肛裂等不适症状。
“春节假期很多人忙于聚餐,或闲坐在家,不良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肛肠不适。”彭天书告诉记者,长时间坐着打牌、聚会聊天、开车旅行,都会导致肛门周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痔疮发生的风险。而大家春节期间出游较多,长时间站立或排队,都可能引发或加重痔疮。
而在春节期间,人们相较于平时,更偏爱大量食用高油高脂、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烧烤、腊味等,会加重肠胃负担。再加上酒精的刺激,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便秘。此外,假期的熬夜、暴饮暴食和作息紊乱,容易扰乱肠道的正常蠕动,这也导致很多人在春节期间没有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一旦节后恢复正常生活时,便秘问题就会变得尤为突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科学预防这些不适?彭天书给出相关提醒。
改善饮食习惯
节后应减少辛辣、油腻、高糖食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其次,多喝水也是关键。
作息规律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肛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痔疮症状。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至10分钟,或尝试提肛运动。除此以外,睡眠充足也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适量运动
节后恢复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能够改善肠道功能。饭后散步15至30分钟,有助于消化,避免消化不良和腹胀。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且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至5分钟内。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便血、疼痛、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春节后的肛肠健康不容忽视,调整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是预防和改善肛肠疾病的关键。”彭天书提醒,身体出现异常信号时,切勿拖延,尽早就医,让健康从“肠”计议。
责编:张春祥
一审:周倜
二审:段涵敏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