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快评|包容“不鸣”,方有“龙吟” ——“杭州六小龙”出圈启示之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13 21:38:36

曹茜茜

今年开年有这么一个现象,看上去与“杭州六小龙”的崛起不搭边,但思索之下又有几分深意。那就是无论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还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新秀,“优化营商环境”成了“新春第一会”的重要议题。

为什么说其中有深意?在于“杭州六小龙”除了“以技术服人”外,它们所处的营商环境也令不少企业羡慕。浙江省两会期间,杭州市市长姚高员带着杭产人形机器人G1走进央视演播厅时,说了三句话,分别为“财力再紧张,也不能去压减科技投入”“让创新始终成为杭州的城市气质”“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这三句话,道破了杭州“碾压式”刷屏的真谛。

因为高度重视人才招引工作,杭州连续成为国内人才净流入率第一城市;因为“包容十年不鸣”,杭州的“雏鹰计划”在宇树科技陷入资金短缺时“挺身而出”;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入驻园区一根烟都不用送,且政府答应的事情全部能办到,办完之后工作人员直接“消失”;因为事无巨细到给游戏科学的员工打包饭菜,杭州政府还被调侃“有些作秀”……虽然各地政府都在抢着当企业的“服务员”,但平心而论,能做到杭州这种程度的,还不太常见。

当然,“宠溺”企业,并不代表听之任之。杭州在服务企业方面,有两个特色。一个是“链长制”,另一个是“科技特派员制”。“链长制”,主打一位市领导负责一条产业链,配套专班、方案和政策支持;“科技特派员制”,即选派专业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其面临的困难,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据了解,DeepSeek还在“襁褓”之中时, 从芯片到云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能在杭州找到相关产业“链条”,企业运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都有 政府工作人员“一对一”协助解决。

有人说,“城市与创新生态的共生,本质是‘硬环境’与‘软网络’的化学反应”。“杭州六小龙”不断突破技术边界,记录的不仅是企业的成长史,更是营商环境步步优化的足迹。当我们在抬头追问“为什么时”,不妨静下心来触摸城市脉动,不妨动起手来擦亮城市品牌。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