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多家医院迎来“视力检查潮” 医生提醒:近视发展有季节特点,天冷谨防近视“狂飙”

    2025-02-14 13:37:56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4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陈炜 刘守军)新学期伊始,本应是孩子们活力满满迎接学习的欢乐时刻,可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成了满心焦虑的“煎熬期”。

这不,来自湖南11岁罗熙(化名)妈妈,最近就孩子的视力问题愁眉不展“孩子之前学校筛查还没问题,才一个寒假,近视度数居然飙升了200度!之前就有点近视,这下可怎么办才好?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开学首周,在北京、长沙、武汉、深圳、成都……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多家眼科医疗机构人潮涌动,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前来进行眼健康检查的孩子,其中近视度数200至300多度的孩子不在少数

为啥一到寒假,孩子视力就直线下降?

实际上,是孩子寒假用眼习惯不当、家长认知误区成为孩子近视的“加速器”。

爱尔眼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博士宣讲团成员、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副研究员温龙波指出,不少家长其实对孩子视力情况并不了解,而仅是依靠学校的视力筛查结果进行判断。“学校的筛查存在一定局限性,一般只是简单检查视力和电脑验光,没办法准确评估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加上孩子年纪小,对近视没什么概念,等孩子说看东西不清楚,视力往往已经出现大问题。

另外,近视发展还有季节性特点冬季气温低,孩子们户外活动少,近视增长速度比其他季节更快,寒假简直就是近视发展的高危期’。建议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保证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平时也要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这些都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温龙波提醒,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近视风险或者已经近视,必须及时干预,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会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防控方案。

打破认知误区:近视并非只配副眼镜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近视了,去配副眼镜就万事大吉。其实近视防控并不简单,而是需要全面的近视管理。

根据《近视管理白皮书 (2022)》,近视管理包括对还没近视的孩子进行眼健康管理,提前预防;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不仅仅只进行简单的屈光矫正,还需通过科学宣教、规范诊疗,采取个性化的矫正和干预措施,延缓近视的发展。

爱尔眼科专家提出了近视管理的“四个检查”和“一个建档”

“四个检查”包括:

查远视储备:对于还没近视的孩子,查“远视储备”很关键。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远视储备,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合理“支出”才能延缓近视到来。

查真假近视:当发现孩子疑似近视时,一定要先查真假近视。假性近视是因为睫状肌痉挛引起的,通过放松调节就能恢复。但要是误把假性近视当成真性近视配镜,反而会加速发展成真性近视。所以配镜前做好真假近视鉴别,至关重要。

查高度近视风险:孩子已经近视的话,就要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如果属于高度近视风险人群,比如近视度数增长快、从低龄就开始近视的孩子,必须采取科学的近视控制手段,防止发展成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

查高度近视并发症:针对已经是高度近视的人群,要检查是否出现高度近视并发症,以便及时治疗,避免更严重的眼部问题。

“一个建档”指: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就像为孩子眼睛的成长历程做一份详细记录。孩子3岁以后,通过定期检查,动态了解孩子眼睛的各项数据变化,能更好地从预防到控制,全流程管理孩子的近视问题。每次检查后同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长期跟踪、干预孩子们的眼健康状况。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