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以改革为引擎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卫生报记者 梁湘茂 实习记者 周家庄 通讯员 刘浩达 曾祥荣   大众卫生报   2025-02-14 17:53:14

大众卫生报记者 梁湘茂 实习记者 周家庄 通讯员 刘浩达 曾祥荣

悠悠民生,健康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把健康工作摆上了更高更重要位置。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系列指示精神,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锚定建设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大步飞跃。2023年,怀化医改工作在中部地区119个地级市中排名第4,省内排名第2;2024年,全市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长足进步,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较上年增长2.67个百分点,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比下降39.46%,全省排名均提升至第4,打造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高位推动,谋划医改新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怀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汇报对接工作,分管副市长召开专题调度会,研究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全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事项。

2024年4月12日,怀化市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研究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2024年怀化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方案》,市委编办、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根据职责对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改革提出支持意见。

2024年5月27日,怀化市委办公室、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2024年怀化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方案》,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疾控体系改革、乡村医生等级评定等工作纳入2024年重点任务推进,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并进行分工,将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纳入2024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

同时,怀化市卫健委结合本地实际,列出了未来五年内深化医改工作的重点任务,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改革建议。目前,正积极谋划怀化市《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实施方案》。

资源下沉,布局医改新方向

怀化市促进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怀化市建设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工作方案(2024-2028年)》,计划建设以“区域内高水平临床诊疗基地、高水准科技创新与转化平台、高标准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效率医防融合样板”为目标的五省边区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医保、运营管理等工作对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进行帮扶。2024年,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CMI值、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等核心指标均不同程度提升,累计开展新技术29项,填补了大湘西地区部分技术空白。

“医生,我最近感觉肚子胀痛,腰也痛,还时常感觉到很热。”2024年11月9日,贵州省黎平县36岁的陆文龙(化名)在求助县人民医院无果后,来到了位于怀化市的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就诊。

在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驻点帮扶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志勇听到陆文龙的描述后,敏锐地察觉到他可能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经过一系列细致的询问和系统检查,陆文龙最终确诊为此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结对帮扶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升大湘西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有利平台。”刘志勇说。

2024年11月28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志勇(中)、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建亮一起察看患者病情。

2024年7月17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芷江分中心”正式落地芷江,这是湘雅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在怀化设立的唯一一家远程医学分中心。

“以前患者去省级医院看病,往往两三天才挂上号,还要花费大量路费、住宿费,现在在县城就可以得到湘雅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芷江县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芷江分中心具备疑难病例会诊、远程心电会诊、远程超声会诊、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病理会诊、远程教育培训等6大功能。截至目前,远程会诊平台开通科室32个,上线专家105名,开展远程医学诊疗服务507例。

近年来,怀化市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和巡回医疗,组织33家医院对口支援81家医疗机构,依托市级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组建医联体51个,专科联盟17个。省里安排6支省级医疗队支援怀化6个县市区,市级组织7支市级医疗队支援7个县市区,实现13个县市区巡回医疗全覆盖。

信息共享,注入服务新动力

在怀化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卫健委针对医疗机构数据孤岛、信息不互通、重复检查检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大力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老人家,您上周在县中医医院做的这份检查我看了,不需要再做相关检查了, 我们会马上给您安排治疗的。”2024年11月11日,70岁的杨大爷在听到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杨阳的话,满心欢喜地表示:“好!谢谢你们,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

2024年 11月29日,在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楼肾内科办公室内,记者观察到,当医生查看“医生工作站”系统内的患者信息,并拟开检查检验时,“检查检验结果是否互认”一栏会迅速弹出,医生再做定夺。

2024年2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下发相关通知,将100项医学影像检查及97项临床检验结果列入互认范围,并对加强质量控制提出要求。

怀化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搭建市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7家市(省)属医院、34家二级及以上县级公立医院、200余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累计开展健康档案调阅27.5万余人次,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1.7万余人次,为患者节约检查检验费用634.86万元。

积极作为,探索基层新模式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关乎民生福祉。2024年7月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旨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简称“医共体”)的建设。

作为湖南省第二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单位”,怀化市溆浦县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五不变”(卫生院公益性质和基本功能定位不变;独立法人地位不变;职工身份和隶属关系不变;资产、债权债务权属不变;财政投入体制和相关支持政策不变)原则,于2024年8月19日,在龙潭辖区率先启动医共体建设试点。

“非常感谢溆浦县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把我家人从生死边缘拉回,保住了生命,医共体就是好!”2024年9月7日,在溆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一名谌姓患者的家人感激地说。

2024年9月2日,龙潭镇温水村谌姓患者因车祸后昏迷,脑组织外溢及头面部伤口流血、呼吸困难,由溆浦县第三人民医院救护车接诊至该院,进院后,专家们立即给予院前气管插管、伤口包扎、止血及输液等急救处理,后迅速转诊至溆浦县人民医院。经县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和讨论,患者被迅速送入手术室行急诊手术,并已顺利手术转入县人民医院ICU继续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度过了危险期。

2024年11月28日,溆浦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医共体建设试点中,县第三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携手县人民医院及辖区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成员单位,共同探索和实践医共体建设的新模式。”

按照医共体的组织架构,溆浦县人民医院作为后盾帮扶医院,向龙潭镇中心卫生院(溆浦县第三人民医院)派出了10名医疗专家驻点帮扶,建立快速转诊绿色通道。

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怀化市将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推进,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构建定位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医疗卫生体系,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024年11月28日下午,溆浦县龙潭镇贵和村卫生室村医张久生为87岁何奶奶测量血脂。

凸显特色,构建中医药发展新格局

怀化地区中药材蕴藏量丰富,素有“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怀化有侗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46个少数民族,民族民间医药资源丰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将怀化作为全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并将怀化中医药产业纳入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战略布局,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谋划,全力推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了县办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药临床科室设置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新晃侗族自治县、溆浦县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怀化市中医医院通过三甲复审,全市实现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怀化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怀化市获批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项目市州(全省唯一)。沅陵县、溆浦县、洪江市、芷江县、靖州县、新晃县中医医院获批“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

2024年11月29日下午,在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侗医特色医疗区的病床上,16岁的高中体育生小徐正接受着中医特色疗法——“电针治疗”。

面对记者的提问,小徐轻松地表示:“就像被轻轻叮了一下,既不疼也不痒。”他透露,这已是第二次来此接受治疗了。2023年11月,小徐因训练中不慎扭伤腰部,来到中医医院后,发现这里的疗法不仅新奇有效,而且经济实惠,便再一次来这里进行治疗。

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侗医特色医疗区医生向记者介绍,医院提供的疗法种类繁多,除了中医疗法中的电针、针刺、定向推药外,还融入了侗医的新的独特疗法,如蜂疗。他边说边演示,用镊子从蜂盒中夹起一只蜜蜂,轻轻放置在自己的穴位上,蜜蜂随即鳌刺。瞬间,被蛰的部位便泛起了微微的红色。

2024年11月29日下午,16岁的高中体育生小徐在新晃县中医医院侗医特色医疗区病床上接受“电针治疗”。

“蜂毒对经络穴位具有刺激作用,能够激发人体的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的血流供应、提升骨骼肌活力,并具备抗炎镇痛等功效。”侗医特色医疗区医生解释。

侗医药技术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呵护健康的秘诀。2021年6月,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果断科学决策,成立医养中心。如今,3年多过去了,这里已汇聚了130位老人。

在这众多老人中,86岁卢宝玉老人(化名)的经历堪称奇迹。4年前初到这里时,她插着胃管、尿管,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重度瘫痪,只能在病榻上沉睡。可如今,胃管、尿管已撤,她从沉睡中苏醒,从躺到坐,再到能下床缓缓行走。这背后,是医养中心日复一日的推拿、针灸,还有那每晚从不间断的中医药泡脚。精心的调理,让她重新焕发了生机,精神头儿一天比一天好。

怀化市委、市政府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来重点建设,致力打造中国南方中药谷、面向东盟的中医药海外传播开放高地,明确市委副书记任链长,重点培育现代中药种植加工产业链,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市县两级均设立了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中医药工作机制。作为中国南方野生和人工栽培中药材主产区,怀化拥有五大稀缺药材基地中的四席,中药材资源达2340种,占全省64.95%,蕴藏量居全省之首,拥有8个全国药材之乡称号、8个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0个中药材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4年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51.1万亩、排全省第1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67.1亿元,同比增长26.7%。

“晨曦初露映怀化,雾绕青山隐人家,鸟鸣声声唤新日,生机勃勃展芳华。”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怀化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更加坚实的步伐,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为促进人民健康福祉增添动力、提供保障,为建设健康怀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梁湘茂

一审:王璐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