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 2025-02-15 15:16:35
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乡镇,都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每条街道也都有自己的名称。在这些数量繁多的道路名称中,那些重名率高到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的街巷名有哪些?道路的命名规则又是什么呢?
重名率高的街道名
根据“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显示,我国至少有2388条名称中含有“人民”两个字的道路街巷,分布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299个地级城市中。人民路,是当之无愧的重名率最高的路。
大连人民路夜景。新华社发
在为数众多的人民路中,最早的一条出现在1947年。当时,为纪念安徽界首解放,当地原有的林森路被正式更名为人民路。而到新中国成立后,苏州中正街、上海民国路、重庆国府路、云南玉溪衙门巷等30多条道路也换上人民路的新名片,街巷名称的更迭,正是迎接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注解。
此后,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投身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中。宁波人民路由群众填河筑路而成;福建宁德人民路也由群众自发参与修建;安徽石台县人民路则仰赖群众集资共建,一条条人民路的命名,记录着人们携手共建美好生活的过往。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90年代,在石河子炮台镇,第一条率先安装夜灯的路被命名为人民路;而在常州,昔日的东风路改称人民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位于其核心地段的湖塘供销社也升级改造成了湖塘人民商场。这样的路名,彰显着时代自豪。
进入21世纪,更多新增的人民路出现在攀枝花、毕节、灵武、安康等西部地区,映射出我国西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除了人民路,建设路、文化路、解放路、公园路、迎宾路、朝阳路、青年路、和平路、新华路和中山路等,也是道路重名率排行榜上的“顶流”。
游客在泉州中山路游览。新华社发
中山路多为纪念孙中山而建,表达对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纪念,且不少在民国时期即已出现,并多位于各城市中心。国内最早的一条中山路位于南京市,1928年,该条中山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因此得名。
解放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被命名较多,主要用于纪念城市解放。
建设路大部分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此时,四川成都、河南洛阳等地的建设路,都因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与工厂企业沿路建设得名。
至于迎宾路,有“迎接来宾”之意,主要诞生在改革开放时期,多由其他道路拓宽或改名而来,通常是迎接外来宾客通往城市的主要通道,彰显出改革开放初期,各城市对吸引人才和外资的重视。
这些重名率极高的街道,其修建、命名与历史演进,无不承载着人们的共同记忆与美好希冀,记录着国家发展、社会变革与人民生活改善的点点滴滴。
别有韵味的街巷名
除了那些重名率较高的,各地还有不少极为有趣的路名。
若是情侣相伴旅行,不妨试试这样一条出行路线:先从安阳的“红娘大道”出发,到郑州“连心里”,再到淮安的“喜洋洋路”、上海的“甜爱路”、珠海的“情侣路”,最后到澳门的“恋爱巷”上走一走,或许别有一番韵味。
2014年,珠海市举行的国际情侣双人自行车赛,正是由情侣路东风路口出发。新华社资料片
以及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道路名。比如长春的“冰淇淋胡同”……
南京的“神马路”……
以及成都的“挨打巷”……
此外,由于维吾尔语、粤语、英语、葡萄牙语直译的缘故,新疆、广东、澳门等地区还有不少冗长而复杂的路名。
新疆莎车县的克其克赫尼木艾日克路、喀什市的尤木拉克协海尔路和库木代尔瓦扎路等,在维吾尔语中分别对应“小公主”“圆形城市”“由沙子做成的门”的意思。而澳门由于曾被葡萄牙殖民,而澳门由于曾被葡萄牙殖民统治,其城市道路名称中不少是以葡萄牙人的名字命名的,加之当地多使用粤方言,绝大部分音译街名也采用粤语,从而形成了极具地方语音和用字特色的街道名称。如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Avenida De Almeida Ribeiro)中的“亚美打利庇卢”,其人曾在1913年至1917年任葡萄牙殖民地部部长及内政部部长;士多鸟拜斯大马路(Avenida de Sidónio Pais),则是以1917—1918年担任总统、总理及外交部长的士多鸟·拜斯命名。
也有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街巷名。佛山的横滘(jiào)孖(mā)塘街三巷、东莞的刘屋坣(táng)贝学文街、深圳的坣岗大道等,让外地人看着直挠头。其中,滘(jiào)又写作漖,意指分叉的河道,在广东珠三角地区被频繁使用,这与当地水汊四散,河道纵横,大小河流极易交汇的地貌相关。而坣(táng)的原字为壆(bó),在岭南的村名用字中常见,特别是靠近河涌的地方。不过,因早年规划时,系统录入字体无壆字,只能找近似字形的字录为坣,以至于出现今日所见的替代名。
当然,不少城市还有些诗情画意的道路名。在80、90后耳熟能详的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里,有“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的歌词,里边的“百花深处”实打实是一条街巷的名字。
百花深处胡同。图源:《走读北京大运河》内页插图
它地处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据传,明代有张姓夫妇在此购地辟建花园,成为百花盛开的幽深胜景,园名百花深处。清代,此处花园荒废后形成街巷,遂称百花深处胡同,日后则简称百花深处。广州的荷溪通津,因此地曾是涌边,通往津口,故而得名。西安的五味什字,则以中药的味道命名。因这里药店集中,人们遂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而称五味什字。还有南通海门的疏影路,取自林逋《山园小梅二首》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寓意着美好与高贵。
万历款黑漆描金中药柜。图源:故宫博物院
街道“专名”的命名法宝
虽然有些街巷名看着“毫无章法”,但其实道路名称并非随便而来。在了解完那些别具特色的街巷后,有必要总结一下街道命名的方式。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53号)的规定,路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专名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道路区分开,以便于人们识别。例如天津市滨江道,“滨江”为其专名,“道”则是其通名。
整体来看,我国道路专名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向、顺序与地理方位」
最普遍的路名,要数以方位名词命名的路,此类道路的名称里通常含有“东”“西”“南”“北”“前”“后”等字眼,例如北马路、前门大街、东长安街等。
相信一定有不少人听过岳云鹏那首“五环之歌”,其中四环、五环、六环等用数字顺序命名的道路,就是北京城市的交通大动脉。这些看起来较为“随意”的路名,其实颇有历史渊源。
以山东济南为例,经几路纬几路、几大马路纬几路,这是济南人常挂在嘴边的地名,而这一名称与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密切相关。一百多年前,“马路”还是一个特殊的词汇——按西式筑路法修造的才能称为“马路”,是“马卡丹路”的简称。彼时济南商埠的道路网络,以胶济铁路线为依托,商埠局对埠区建设倾向于西方当时流行的“带形城市”规划,即与运输线平行的为主路,垂直的为辅助道路。因此,当时济南东西向的道路便是“马路”,经一路当时称为大马路,依次是二马路、三马路。至于南北向的辅路,有穿插主干的作用,遂被称为“纬路”。
不过,商埠总局虽订立“马路”“纬路”路名,但民众按照有经必有纬的语言习惯,自然将其解读为“经纬路”;加上“经路”比“马路”更顺嘴,叫“经二纬三”比“二大马路纬三路”更省事,因此民众逐渐将“马路”称呼为“经路”。长此以往,法定地名也就由“马路”“纬路”,逐渐转变为“经路”“纬路”。这一路名的命名形式,无疑寄寓着一段济南城市的发展史。
济南经十东路奥体片区灯光表演。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行政区划」
城市与省份名称在道路名中出镜率也极高。比如上海有南京路、北京路、陕西路;天津有山东路、沈阳道、承德道等,城市街道宛若一张摊开的中国地图。此外,山东青州有巴黎路、东京路,青岛则有曼谷路、纽约路,走在这些城市,不出几分钟便可以来一场“跨国旅行”。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最热衷使用省份和城市作道路名的城市,前两名分别是青岛和上海。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街道命名方式,与两座城市的近代历史息息相关。清末,青岛地区被德国占领,其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第一批路名多充满德国色彩,如“弗里德里希大街”“柏林大街”“海因里希亲王大街”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而占领青岛,此时青岛的路名改为“日式”,如“佐贺町”“静冈町”等。随着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以我国省名、市名、县名为一体的命名方式开始形成,例如河北路、广西路等。而这一命名习惯也延续至今。
影视剧中上海租借街道。图源:《伪装者》截图
至于上海,自《南京条约》以及《虎门条约》签订后,其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开埠城市,且英、美等列强被允许在上海设立租界。随着租界内道路网络的建设,1862年,英国人发表《上海街道命名备忘录》,提出将租界内的道路原名更改:南北走向的街道改为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向的街道则以各城市之名命名。到1943年,这一命名规则由租界推广至整个上海。
「自然与人文景观」
此外,不少城市的道路名,还深受其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影响。比如,重庆的地形是以丘陵为主的山地,同时,除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外,还有不少大小溪流。因此,重庆的街巷名称中,有很多与山水有关。渝中区的枇杷山正街、九龙坡区的冬山路、沙坪坝区的歌乐山正街与下土湾路、巴南区的云山路、万州区的山湾街等,无不反映出重庆城市的独特地貌特征。
重庆奉节城区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山东泰安的不少路名则取自泰山,比如傲徕峰路,因正对泰山傲徕峰得名;正对泰山黑龙潭及龙潭水库的街道则被命名为龙潭路;从泰山红门进山口至岱庙后门的一段路,因红门宫而得名红门路等等。
而以人文景观命名的道路,一种是体现古代基础或文化传统;另一种则是对街道周围标志性建筑、区域的指示。如河北衡水的“衡漳路”,向人们讲述着衡水城市名取自“漳水横流”的渊源;“范疃路”则记录着明初衡水县治从原址旧城村搬迁至滏阳河东侧范家疃的历史。
而在世界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城市南北中轴线上有“未央路”,往西有“阿房路”“凤城路”,往东则有“开元路”“贞观路”,串联起秦汉唐三朝的西安记忆。
「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
也有一些道路名称,包含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念。不少道路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来命名,例如昆明的一二一大街,就是为纪念1945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昆明青年学生发起并得到全国各地响应的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而在广州沙基惨案发生地,有为纪念遇难者而更名的六二三路;福州则有纪念1949年8月17日,解放军由此路入城的八一七路。
还有些道路则因纪念历史故事而得名。如苏州的干将路、莫邪路,其得名就与春秋时干将和莫邪在此铸剑的历史典故相关;武汉的琴台大道与知音大道,则因其在伯牙抚琴的古琴台周围得名。
而以英雄人物或历史名人命名的街道中,除了上文提到的中山路外,洛阳的乐天街、子美街、宇文恺街、张衡街、文仲大道、苏秦街与杜预街等,都与出生或生活在洛阳的历史名人有关。此外,合肥的延乔路、唐山的大钊路、哈尔滨的一曼街、衡阳的明翰路、娄底的蔡和森大道、南昌的方志敏大道,都是对革命烈士的深情怀念,而先烈们铁一般的坚定信仰,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影视剧中李大钊的形象。图源:《觉醒年代》截图
除了上述四个命名方式外,也有表达人民群众美好希冀的街道名,这些道路不少是安居乐业、福寿康泰、和平昌盛等词汇的拆分组合。例如北京的和平里、广州的同福路、武汉的仁和路、上海的长乐路等。
以及来源于行业聚集的街道名称,比如天津的竹竿巷、估衣街,泉州的花巷、步房巷,太原的铁匠街等。
整体来看,城市街巷命名是一部以地理符号书写的文明备忘录,既凝结着山水自然的原始基因,又记录着社会演进的铿锵步履,更沉淀着市井烟火的温度与记忆。从“柳树巷”“北岳街”等对自然肌理的忠实摹写,到“解放路”“科技道”等对时代命题的精准回应,再到“打铜巷”“米市街”等对民生百业的鲜活定格,每一块路牌都是多重文明图景的交叠投影。这些与自然风光、历史记忆、时代诉求相结合的街道名称,让地名系统成为连接社会进程与生活图景的文化纽带,在钢筋水泥中延续着文明的温度与厚度。
责编:万枝典
一审:姚茜琼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