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16 06:47:29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晗
DeepSeek能带来什么?近日,位于湖南湘江新区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宣布,已抢先完成DeepSeek大模型调试部署。
“此次从芯片到计算架构、再到模型的全栈国产化,不仅能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成本成倍下降、效率显著提升,更为湖南本土人工智能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该创新中心主任龚锡铭说。
打通算力国产化“最后一公里”
作为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由长沙市政府与湖南湘江新区共建,一期投资7.5亿元,建成首期200P全栈国产化算力集群。
自2023年12月上线以来,该中心已累计服务110余家省内人工智能企业。而此次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凭借其高效计算能力,可将企业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提升数倍。
“过去企业依赖GPT、LLaMA等国外模型构建应用,如今国产大模型让自主可控成为现实。”龚锡铭介绍,以本地企业视旅科技为例,其基于国外模型开发的Vtrip-GPT,未来有望接入至DeepSeek大模型,实现从技术底层到应用层的全面国产化替代。
企业成本骤降,合作需求激增
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技术总监陈添乐透露,DeepSeek-R1上线后,企业开发大模型的算力成本和运维复杂度大幅降低,同时模型迭代速度提升,推动成效“成倍上升”。
这一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吸引力。模型部署仅5天,已有10余家企业接洽合作,覆盖智能制造、文旅服务等多个领域。
“国产算力+国产模型的双重突破,为千行百业提供了‘能用、好用’的AI工具。”龚锡铭告诉记者,中心正联合合作伙伴探索场景落地,帮助企业将大模型深度嵌入生产管理流程,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算力“水电化”助推智造转型
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园区,“超晶体”和“硅立方”里的200P算力服务器集群昼夜运转。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公共事务总监黄博告诉记者,其算力规模相当于100万台笔记本电脑同时工作。
依托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湘江新区正将算力资源转化为如水、电一般的基础服务,赋能千行百业。
数据显示,2024年,湘江新区“智赋万企”行动成效显著,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近5000家,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覆盖率达95%。
“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规模化应用,湘江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将进一步完善,为打造全国算力高地与智能化转型标杆按下‘加速键’。”龚锡铭表示,未来将有更多企业的大模型后缀变为“-DeepSeek”,创新中心将持续拓展国产化技术生态,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责编:周秋红
一审:张笑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