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突然确诊!这种“瘤”,几乎无症状,一旦破裂可能分分钟要命!

    2025-02-16 12:10:35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6日讯(通讯员  王谦  小姿)近期,知名女演员、短视频博主孙铱自曝确诊患上脑动脉瘤,引发网络关注。最新消息来了!春节前夕,孙铱已顺利接受治疗,拆除了这颗隐藏在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日前,她本人在网络上发布短视频报平安。

脑动脉瘤是怎样的一种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对此,小编找到了长沙泰和医院神经外科李自强主任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脑动脉瘤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李自强主任介绍说,脑动脉瘤也叫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出现异常扩张,形成的一种囊状结构,是一种脑血管病,并不是肿瘤。简单地说,就是颅内动脉管壁鼓出了一个“血泡”,如同汽车轮胎鼓包一样。作为神经外科一种急危重症,脑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常被称为“脑内炸弹”。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国内脑动脉瘤的发病率为7%~8%,相当于100个人里面有7~8个人脑中有这个“不定时炸弹”,但多数人的这个炸弹可能终生都不会“爆炸”,而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导致急性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据统计,首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达30%-40%,再次出血死亡率达到70%,因此,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在临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脑子里会“鼓包”?

脑动脉瘤这种病好发于40-60岁人群,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血管发育缺陷、血管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由肿瘤或其他疾病因素引起的等。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劳累、气温急剧变化、吸烟、用力排便、咳嗽和打喷嚏等。

有房颤病史、过度肥胖、不爱运动以及家族有类似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是脑动脉瘤的高发人群,尤其要特别注意,以免突发破裂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动脉瘤破裂前有征兆吗?

脑动脉瘤破裂之前,大多数的患者都没啥症状,仅在体检时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因动脉瘤体积较大而出现压迫症状,如头痛、眼睑下垂、视力下降、面部疼痛或麻木等。

而脑动脉瘤突然破裂出血,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剧烈头痛,大部分患者会描述为难以忍受的炸裂样疼痛。此外,还会伴有恶心、呕吐、颈部强直,嗜睡、甚至出现意识障碍,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偏瘫、失语等症状。

只能“心惊胆战”地过日子了吗?

脑动脉瘤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主动筛查、积极治疗很重要!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

脑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其中,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诊断颅内血管瘤的“金标准”。通过主动筛查发现脑动脉瘤,及时将这个“炸弹”拆除,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好的方法。

对于40岁以上,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囊肾以及有动脉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头颅CTA和头颅MRA检查,及时了解脑血管健康状况,排除脑血管的一些高危疾病。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适用于3mm以下)、手术治疗(包括动脉瘤夹闭术和动脉瘤包裹术等)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瘤栓塞术和支架辅助栓塞术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还是要根据病情听取医生的建议哦!

值得注意的是,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

脑动脉瘤的形成与发作与日常生活习惯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有关。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好血压,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作息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积极治疗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并定期进行体检。

对于脑内已有动脉瘤、但还没进行治疗的患者,千万注意要避免以下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冷热极端气候下的血管生理调节,如夏季热易使血管发生扩张,冬季冷易使血管发生收缩,均会刺激瘤体。

温馨提示:一旦出现剧烈头痛,神志不清,恶心呕吐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有脑血管造影仪器和具备手术条件的医院就医。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