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评论 2025-02-17 16:09:02
把创新“置顶” 向未来进发
辛湘平
最近,“杭州六小龙”凭借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的现象级创新成就出圈,轰动海内外。“六小龙”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背后,是杭州前瞻性的政策引导、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以及在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共振下,坚持长期主义的共同结果。
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周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深度、幅度,重构区域竞争优势。中国科技创新也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杭州六小龙”的横空出世恰是这个时代的生动注脚。而中国科创的进步,绝非某个城市的零和博弈。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亟需涌现更多的“杭州式”创新典范,构建起中国多元共生的创新版图,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当前,各省份均拥有自身独特的发展基础、产业生态、创新特色,唯有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方能行稳致远。毕竟,谁也无法“复制下一个杭州”,但我们可以在新兴领域、未来产业中“成为下一个杭州”。
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殷殷嘱托,不断强化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动力支撑,不同产业赛道上持续涌现出惊艳世人的“创新龙”。博云新材助力C919大飞机完成商飞,麒麟信安操作系统助力神舟十七号成功出征,长远锂科正极材料实现千吨级出货,星邦智能高空机械臂销量全国第一……这些“小龙”的根系深扎湖南沃土,成长为各赛道上的龙头,展现出湖南科技创新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湖南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9。成绩的背后,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高能级创新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主体数量和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需要加强,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仍需提升。科技创新是一场竞速赛,是一场耐力赛,更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要学习杭州“以长期主义的坚韧,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以超常之举,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以全球视野,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以非常之策,激活企业创新活力,破解创新策源能力”。多向发力,协同攻坚,才能构建起一个融通互联的创新生态,才能托举产业向最高处攀登,才能在坚守“长坡厚雪”中实现科技浪潮的“湖南绽放”。
当下的中国,将创新“置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荡起创新生态的滚滚春潮。深圳在硬科技赛道开疆拓土,成都在新文创独树一帜,杭州在数字经济突围,合肥在量子科技发力,众城争鸣,共绽芳华。新的一年,湖南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从公布的“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上看,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海洋、新能源、量子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产业图谱中蕴藏着升级势能。我们期待,在自己的土壤里能孕育成长出更多的“小龙”。我们相信,未来惊艳全球的,一定不只是“杭州六小龙”,还有更多“神秘的东方力量”。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