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像戴“紧箍咒”?看中医如何辨证破局

  大众卫生报   2025-02-18 11:18:30

本报记者 陈艳阳

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隐患,稍不注意便会给患者身体与精神带来巨大的痛苦。目前正处于早春,也是头痛高发的季节。如何认识头痛,中医怎么辨证治疗?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鑫辉教授。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李鑫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年,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诊治内科杂病,主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脑中风、头痛、眩晕、失眠、四肢麻木无力等心脑血管疾病;胃痛、胃胀、腹痛、腹泻、便秘等慢性胃肠疾病;以及其它咳嗽、哮喘、颈肩腰痛等内科疑难杂症。

李鑫辉解释,头痛的病因繁多,因发生时间、部位、性质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病因。头痛,又称“头风病”。中医认为,头痛有内伤、外感之分,内伤头痛的发生与情志不遂、饮食劳倦、禀赋不足等有关。很多人春季易发头痛,跟季节气候变化、花粉过敏、睡眠质量下降和压力增加等多重因素有关。有的人认为头痛是娇气,实际上,即便是强如“投鞭断流”的魏武帝曹操,也不得不时时承受着“头风病”的困扰。

三次就诊,解开头上的“紧箍咒”

针对头痛这一痼疾,李鑫辉取法先贤,不断总结经验,科学辨证治疗,帮助多位患者解除顽疾,重归健康生活。

2023年9月24日,来自衡阳的50岁吕女士,因头痛难忍3个多月治疗无果前来就诊。吕女士的病历上记录下这样的文字:“头两侧疼痛,痛至前额、巅顶、后枕,头晕,口眼干燥,面赤,夜寐安,纳可,二便正常。”李鑫辉诊其脉象,视其舌淡苔白腻,为其开具处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7剂。其中主要有半夏、白术、天麻、胆南星、川芎、蜈蚣等中药,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一周后,吕女士二诊,诉头痛好转明显。“我连续头痛3个多月了,吃了您一周的药,紧箍咒一下就解开了!”再次辨证论治后,李鑫辉开具对症处方温胆汤加减,以巩固疗效。其中主要有陈皮、半夏、茯苓、太子参、竹茹、炒僵蚕等,健脾益气化痰通络。10月8日第三次复诊,诉头痛消失。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吕女士头痛未再复发。

李鑫辉表示,吕女士内有痰湿、瘀血互结阻络,不通则通,故以胆南星、半夏、白术、茯苓等祛痰化湿。同时,汲取清代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经验,治头痛有风者,以虫类药引药直达头面,故以蜈蚣、炒僵蚕等通经活络。另外,以当归活血,白芍养血止痛,红芪与白术等助脾运化。结合患者兼症,采取养血安神等法加以治疗,故效如桴鼓。

集百家之长治头痛

李鑫辉在临床中,特别重视历代中医大家的经验,将其融汇贯通,辨证施治,故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写道:“外感头痛,常痛不休;内伤头痛,时痛时止。”大多与肝阳上扰、风邪外袭、阴血亏虚、瘀血痹阻和风痰上扰有关。李鑫辉根据头痛证型,采用轻清辛泄、凉润柔肝、滋阴养血潜阳、温阳祛浊通络等方法。医家朱丹溪云“诸经气滞,亦能头痛”,对于痰浊、气滞头痛,多用化痰药及行气活血药,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李鑫辉善用头痛引经药直达病所。如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独活治少阴头痛。 有的患者头痛以颞部为主,是少阳胆经循行之处。叶天士认为,“中州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机……如中州阳气失固,则肝阳更易化风内动。”故以柴胡、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片等疏肝健脾,以黄芩、栀子、龙胆等清泻肝火。“久病入络”,对于经久不愈的头痛,酌加虫类药全蝎、蜈蚣等通经活络。湿热头痛用菊花、蔓荆子、车前子等药物代茶饮,以祛湿热。

责编:陈艳阳

一审:王思贤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