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20 15:32:18
文丨贺辉才
我生长在竹乡。二伯与九爷爷皆是当地有名的抄纸匠。我从小就目睹了抄纸的全过程。后来九爷爷去永兴、桂阳等地抄纸,再后来二伯、九爷爷离世后,附近就没有人抄纸了,倒是在位于黄市镇的蔡伦竹海里,古法造纸得以传承。
说一纸千年,一点也不是夸张。追溯蔡伦古法造纸的渊源,那要从蔡伦说起。公元105年,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人蔡伦,利用植物纤维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适合书写的纸,史称“蔡侯纸”。造纸术,亦成为“四大发明”之一。此后,蔡伦回到家乡耒阳传授造纸技艺,成就耒阳繁荣兴盛绵延千年的造纸业。西晋·罗含《湘中记》载:“耒阳县北有汉黄门蔡伦宅。宅西有一石臼,云是伦舂纸臼。”今石臼尚存。南朝·盛弘之《荆州记》载:“耒阳县百许步,蔡伦宅其中具存……县人今犹多能作纸,盖伦之遗业也。”家乡泽被蔡伦传授造纸术“万世之恩”,千百年来,每年春秋祭拜蔡伦。我就亲眼见到,九爷爷与二伯每轮抄纸之前,要焚香烧纸拜叩蔡伦。
唐宋时期,耒阳是湖湘主要产纸地,明代更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万历《湖广通志·方产》就有衡州府耒阳纸的记载。清朝年间,耒阳古法造纸进入鼎盛时期。据清光绪《耒阳县乡土志》载:“土纸在本境销行每岁三千余担;陆运出境到涟州、郴州、桂阳州、坪石等处销行,每岁七千余担;水运出境至衡州、湘潭、长沙、汉口等处销行,每岁一万余担。”1949年,湖南省耒阳县有古法手工造纸作坊335个。1953年,全县产土纸2500担,1955年达4700担。目前,耒阳蔡伦古法造纸作坊尚有30余家,产纸约300担。
记得1983年的春天,我去黄市的凉亭学生家家访,那次是大河滩上沿石板山道上凉亭的。一条曲曲折折迂回往返的石板;路边有一条溪流从山上流下来,每到转弯处把水围成水池,水池旁就是手工抄纸作坊。至少有10多个作坊在抄纸,风声流水声抄纸声号子声此起彼伏,把竹林搅动得哗哗作响,是一大景观。2002年的夏天,我陪衡阳市文联的领导及艺术家来黄市竹海采风,那次是从凉亭沿着石板小道下山至大河淮,溪水依旧哗哗作响,但抄纸作坊只剩下几家。其中一个政府建的有一定规模的作坊,让游客观赏和互动的。
蔡伦古法造纸主要传承人为梁成富(1977-),就是耒阳市黄市镇凉亭村五组村民,乃第四代传承人梁瑞洪儿子,跟随父亲习得造纸技艺后,2001年应邀到蔡伦纪念园“蔡伦造纸作坊”专门从事古法造纸演示。梁成富曾告诉我,他家五代抄纸,皆是子承父业。第一代梁彦武,第二代梁育锡,第三代梁中标,第四代梁瑞洪,第五代梁成富。
梁成富还详细地向游客讲解蔡伦古法造纸的工具材料及手工艺。
纸料纸药需柴刀、草席、料刀、沤料池、水桶、耙头、料圈、泡料池、畚箕、扁担、木榨、石碓、石臼、扒料钩、木槽、捣扒、竹三叉、镰刀、箩筐、灶、大锅、滤袋、纸药桶等。
制纸有纸槽、水勺、五爪叉、帘床、纸帘、纸榨、竹镊、抬纸架、焙房、松毛刷、米汤桶、擦焙扫把、检纸台、裁剪纸刀等。
造纸制品按原料不同可分为包皮纸、湘薄纸、皮纸、钱纸、五色纸等。
耒阳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主要以楠竹为原料.这是就地取材,也是蔡伦造纸材料的拓展。耒阳有竹林30多万亩,估计古代会更多。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楠竹经过沤制成纸料,再添加以山胡椒叶(或野生猕猴桃藤)制成的纸药(也称滑水),然后抄制成纸张。选料:每年的立夏之后小满之前,上山砍当年的新鲜嫩竹,将嫩竹剖成每节约1.5米长、两指宽的竹条,然后分扎成捆。沤料:将打捆的竹条放入沤料池内,一层竹料一层石灰,层层垒叠,加水浸沤三个月以上。清洗:将沤制好的竹料用清水洗净表面的石灰杂质,然后放入另一个沤料池中注入清水浸泡至少一个月,其间须换水三次。捣料:将已经软化的竹料取出,放入石臼中用脚踏碓捣碎,然后再加入适量水用脚反复踩揉为泥状物。制纸药:将山胡椒叶加石灰水熬煮后舂捣制成一种质地黏稠的绿色胶液,俗称“纸药”。打槽:将捣碎的竹料、纸药和水按一定比例放入纸槽中,用拱耙轻轻搅拌使纸浆分布均匀。抄纸:用竹帘在配置好的纸浆中进行抄捞荡料,使纸浆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将抄好的纸叠放在水托上。抄纸看似简单,可是每一张要抄得薄厚适中、分布均匀,必须得有多年“功力”才行。榨纸:利用杠杆原理,将湿纸垛用木榨加重压经过紧榨、松榨将水分挤出。分纸:用竹镊小心翼翼地挑开纸张一角,以每十张为一夹(沓)慢慢分离揭开。分纸要非常细心和耐心,每一张都必须拿捏好力度,稍不留心,就会破损。晾纸:把分好的纸一沓一沓悬挂在竹架上晒干或晾干后即可成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耒阳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做了大量工作。2001年,耒阳市在蔡伦纪念园建立传承基地“古法造纸作坊”。2009年,在耒阳蔡伦竹海风景区设立“蔡伦古法造纸”展演作坊。2010年,耒阳市投资千万元建成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耒阳市纸博物馆”。2014年,竹纸制作技艺(蔡伦古法造纸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对蔡伦纪念园古法造纸作坊进行了提质改造,提质后的蔡伦古法造纸传习所集展示、传习和互动体验于一体,让造纸技艺更具体验性和趣味性。2023年,蔡伦造纸非遗旅游融合项目入选湖南省首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2023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成富受邀参加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综合文化栏目《非遗里的中国(湖南篇)》的录制,进一步向全国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蔡伦古法造纸技艺活态传承的非遗之美。
在古法造纸技艺传承和发展中,耒阳人民继承的不仅是蔡伦的造纸技术,更重要的是弘扬和传承了蔡伦敢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