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业家李小书:以爱为炬 照亮乡村希望之路

    2025-02-20 10:55: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左欢 荆慧)“我和妻子商量了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想着为社会做点什么。”在中都乡中都村一位爱心人士李小书,用半生积蓄和赤诚之心,为家乡铺就了一条温暖之路。他自幼热爱读书,因家境贫寒,高一辍学后,通过几十年的奋斗改变命运;他生活朴素,却将自身积蓄化作寒门学子的学费、重病患者的希望、乡村建设的基石。从医疗救助到公益捐赠,从资助寒门学子到成立教育助教协会,李小书用行动诠释了“平凡人做不平凡事”的深意。

爱心公益:反哺家乡的赤子之心

“家乡养育了我,我奋斗出一点成就了,得为家乡做点什么。”这是李小书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新冠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他看到乡党委、政府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置于首位,党员干部昼夜驻守防疫前线构筑生命屏障,李小书深受感动,主动向中都乡政府捐赠2万元现金,专项用于采购紧缺防疫物资。

这已不是李小书首次回馈桑梓,在建设家乡公益事业上,他更是不遗余力:2021年,主动提出为中都乡捐赠10万元用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都村篮球场建设捐3万、中都村春节联欢晚会赞助3万、中都村修桥补路捐1万……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担当。

医疗救助:生命至上的无声守护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小书听母亲说起,中都村一位30多岁的痛风患者因家庭困难无钱医治逐渐残疾。李小书得知后,当即去该患者家中,跟他父亲了解情况,掏出2000元让他家人送患者就医:“孩子还这么年轻,他还有未来不能就这么放弃,先带孩子去县医院确诊病因,家里兄弟姐妹多,大家都凑一凑,剩下的我会帮你的。”遗憾的是,患者最终未能战胜病魔,不幸离世。提及此事,李小书为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很心痛。

事实上,李小书一直默默地做着许多力所能及的善事,他从不张扬,总是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看到水滴筹上的求助消息或者了解到需要帮助的生活困顿,疾病缠身,急需社会的援助,他总是及时的伸出援手:表妹夫患肝癌,他第一时间转账1万元;中都乡陌生村民患癌,他捐赠3000元;承担瘫痪在床6年的姑母所有综合开销......这虽然是他力所能及的,但他觉得这是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他的这种行为,虽没有喧嚣的宣扬,但却在无数人的心中播下了爱与善良的种子。

教育助学:托起寒门学子的未来

李小书谈起助学初心时,他表示“我其实以前读书成绩蛮好的,但是由于经济原因上到高一就辍学了,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遗憾,不能再让孩子们重蹈覆辙”。2015年,他通过班主任得知中都乡沙溪村女孩李某某的困境:父亲车祸离世,母亲改嫁,只剩年迈的奶奶与她相依为命。李小书当即决定资助她完成学业,从高一到大学毕业,8年时间,他承担了30多万元学费与生活费,女孩现已走上社会参加工作。

2022年,一则消息牵动了李小书的心,中都乡长丰村贺某某家因父亲车祸离世家庭陷入困境,依靠80多岁的爷爷微薄的收入和亲友东拼西凑的借债勉强维系着她们三姐妹的学业。3万元一年的学费如巨石压在一家人的肩头,对于一个靠种地的贫困家庭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李小书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资助贺某某,他将4万元现金塞到老人手中:“孩子两年后的大学学费您不用担心,全权由我负责!”,此后两年,他持续资助贺某某完成学业,今年正月又转账4万元给女孩本人,叮嘱她“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025年1月25日,李小书向溆浦县第一中学捐赠3万元教育基金,助力溆浦教育发展。

教育助教协会:点燃乡村希望的星火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社会。在李小书、覃小桥、贺正华等人的倡议下,他们与中都乡政府领导多次拜访联络中都乡所有乡贤能人、企业家、从政人士,2024年12月26日,终于成立了“中都乡教育助教协会”。首场募捐会上,李小书带头捐出20万元,当天截至25日下午1点,共筹得助学资金186万余元。李小书表示,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会坚持同大家走下去,这是我人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倍感荣幸。

李小书捐赠20万元

如今,协会已制定长期助学计划,涵盖优秀学子奖学金、教师教学补助金、单科优秀奖学金、长期扎根山区教师生活补助金等项目。李小书说:“我曾深深反思过,能有机会为社会做点什么,承担点什么,就觉得是一件很开心、很幸福的事,我会把它当作一份事业一直做下去,当作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他们内心充满爱,对社会充满爱——有能力的日子,就该照亮别人。”

爱是永不停息的火种。从贫寒少年到企业家,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到无私奉献的助人者,李小书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大爱无疆”的注脚,他的故事仍在继续,他的善行如涓涓细流,正汇成润泽乡土的江河;他的初心似点点星火,终将照亮更多人的未来。

责编:邓佳蕊

一审:邓佳蕊

二审:黄俊

三审:刘达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