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20 11:26:45
文/刘琼琼 罗颖娟
“灶台用起来很方便,让我炒菜得心应手,还有门口新装的栏杆,我再也不担心会掉到水沟里去了,以前的生活困难重重,如今的生活就像一首欢乐诗。”近日,常德市石门县新关镇长岭村居民邓珍英感慨万千。
邓珍英双眼失明,依靠盲杖独自生活多年。为了满足邓珍英的“特殊需求”,石门县残联为她制定“一户一方案”,对家中厨房、卫生间、电路进行改造,并在屋门口水沟处增加扶手,彻底解决了她日常生活中的不便,让她的生活有诗更有远方。
截至2024年10月20日,全省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248户,为计划数的100.8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让生活“无碍”才更有爱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
“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为71453户,从2021年起,省委、省政府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由省残联牵头,到2024年已经完成68629户。从“小改造”做起,促进残疾人的生活便利,实现他们洗浴、如厕、行动便利,让家无“碍”,困难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倍增。
据统计,湖南共有408万名残疾人,其中101万人是重度残疾人。全省残联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嘱托,铭记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省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湖南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好的省份,湖南人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善的一群人”的号召,关注、关心、关爱,始终不变,为残疾人群体献出最大的温暖与关怀。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盼,政有所办。通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使残疾人生活更方便,也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照护负担,提高了生活品质,让残疾人能更加独立、自信地生活。
每一次无障碍环境的改造建设带来的改变,都让残疾人感受到友好友善湖南的暖意,让残疾人群体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居家“无碍”,生活更有爱。
“小改造”撬动“大幸福”
“我是一个盲人,以前出行比较困难,现在能够出门顺利看病,换作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提起家庭无障碍改造后的变化,怀化市辰溪县火马冲镇火马冲村的老人张圣相笑靥如花。
曾经,张圣相的日常生活很难自理,全靠妻子操持家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辰溪县残联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将其列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并对张圣相家的生活环境进行重点改造,而厨房是改造关键。这个厨房,承载着张圣相对无障碍生活的渴望,也寄托着社会对残疾人家庭的关怀。
怀化市辰溪县火马冲镇火马冲村张圣相家厨房改造前后。
怀化市辰溪县火马冲镇火马冲村张圣相家厨房改造前后。
改造前,专家团队和志愿者多次上门走访,详细了解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详细方案。进行了厨房改造、水电路改造、地面找平、增设了无障碍坡道,并对入厕、洗浴等用房和通道进行了实用性、安全性维修……家改后的房屋,让张圣相的通行实现完全无障碍,对他而言,就像迎来一个全新的世界。
“别看只是小改造,这里头却有‘大学问’,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根据改造对象生活需求和实际量身定制的。”辰溪县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灶台、防摔扶手、坐便椅、护理床等装置改造,需要结合各类别残疾人特点、需求以及居住环境,共同商定‘改哪里’‘如何改’‘改多少’,使‘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达到改造效益的最大化。”
辰溪县共有持证残疾人1.7万,其中,农村重度残疾人0.68万人,重度残疾人占比高、居住分散、房屋结构复杂、改造难度大曾是全县推动家改工作的难点。该县立足实际,以难点为突破口,制定“改急难、不铺张”的理念,坚持在选户、改造、把关上下功夫,“十四五”期间共完成家改任务420户,实现“改造一户,满意一家,好评一片”。
近年来,湖南省残联坚持以满足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切实把无障碍改造“改”到残疾人心坎上,以“小改造”助力残疾人“大民生”,以“大爱”民生工程助力残疾人“无碍”生活环境,把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湖南实践。
解锁“一户一策”帮扶密码
湖南省残联精准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改造中做到精准认识、精准谋划、精准操作、精准保障。
家住永州市新田县枧头镇乐聪村的村民乐和生,属于肢体二级残疾,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种种困难。县残联根据前期摸排评估,精心制作“一户一策”方案,结合乐和生的实际需求,实施厨房灶台、热水器、一字扶手、低位床等无障碍改造,让他的生活更安全、更有保障。
“这些项目做得好,如今我个人生活能自理了。”乐和生逢人便说,“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永远都不会忘记,内心除了欢喜,就是感谢。”
除了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群体的生活障碍,如何让他们实现就业“无障碍”,也是残联系统帮扶残疾人群体的重要篇章。
彭文静家(工作台)无障碍改造前后。
彭文静家(工作台)无障碍改造前后。
新田县龙泉街道环灵桥村肢体一级残疾的彭文静,因为疾病导致双下肢瘫痪,学美术专业的她虽毕业多年,仍属于低保户。新田县残联除了为彭文静落实了厨房灶台、坡化、卫生间、洗漱台等无障碍改造项目以外,还结合其专业特长,推进“无障碍+”项目,帮助她在家中成立了一间书画工作室。如今,她拥有梦寐以求的创作室,还有不少作品被市民或网友认购,过上了“诗意”生活。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加大对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关注,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积极制定“湖南方案”,各相关单位付诸“湖南行动”,全面助力推进湖南省残疾人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着力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障碍问题,为他们的生活起居、出门、生活设施安全等方面提供便利、安全、实用的帮助,高质量完成家改任务并形成“家改+”的湖南特色,使残疾人能独立生活,实现“院内自由”、打通“院外出口”。
家住娄底市娄星区甘子冲社区的肢体二级残疾人朱虹,因行动不便,娄底市残联为其安装“一呼百应”数智助残系统,当家中无人时,只需按下床头的装置按钮,便可呼叫其父母、邻居,或直接呼叫康养服务中心。该中心能及时提供助医、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急等服务,让家属完全放心。
同时,湖南省残联积极探索“一户一案”改造模式,做到因户施策、据实服务,加速推进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包括坡道改造、防摔扶手、低位灶台、智能辅助等设施的安装配置,努力帮助解决残疾人生活难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残疾人就业创业、居家托养、精准康复等政策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帮扶效果。
“无障碍服务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贯穿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是老、弱、病、残、孕、幼等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解决好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深化‘量体裁衣’服务模式,织密保障安全网,为残疾人生活安康托底,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湖南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谁与幽人暖直身,筠笼冲雪送乌薪。”一道道走村入户的身影,一处处温馨又细致的改造,换来的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使残疾人居家生活更方便,能出门享受阳光,更能赏远方美景……湖南省残联正不断书写一个又一个的暖心感人故事,让残疾人朋友有诗更有远方!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