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通路加装“安全护栏”——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在常德一医成功开展

谌科霞 蔡磊     2025-02-20 16:37:42

近期,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静脉治疗团队开展隧道式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已为30余位患者安全实施操作,实现“零不良反应”和“患者全满意”的目标。这项技术突破传统PICC的局限,为需要中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的选择。

PICC是化疗、营养支持等患者的“生命通路”,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患者因血管条件差、皮肤松弛或导管易移位等问题,面临置管失败或并发症风险。隧道式PICC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皮下建立一条“人工隧道”,巧妙地解决许多置管难题,导管出口与血管穿刺点之间的“安全距离”,不仅提升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更如同为患者的生命通路加装了稳固的护栏,有效减少出血、渗出、感染、导管移位及意外拔管等风险。

未来,该医院将继续优化护理服务,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技术创新,助力医院护理高质量发展。

科普小知识

1、什么是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

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中心静脉,并将导管外露部分从穿刺点通过隧道技术从皮下引出的技术,可以分为一针式隧道和二针式隧道。

2、隧道式PICC的四大优势

(1)更长久。减少非计划拔管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更持久的支持。

(2)更安全。皮下隧道的存在,大大降低导管异位与脱出的风险,同时有效防止导管感染。

(3)更灵活。从腋静脉到股静脉,更多的静脉血管选择,意味着更高的置管成功率。

(3)更舒适。合适的导管出口选择,减少因活动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与静脉血栓,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也能享受相对自由的生活。

责编:卜云

一审:卜云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