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21 21:42:50
“叮~微信收款11.8元”
随着清脆的提示音响起,
长沙一家手作烘焙店里,
21岁的轩轩正小心翼翼地
将餐点递给顾客。
他沉默,
眼神却格外专注;
他局促,
动作却有条不紊。
——这是一名孤独症青年的工作日常,
也是他的母亲陈榕
用了18年才等到的“奇迹”。
2024年5月、12月,长沙市天心区先后开业了两家手作烘焙店,店内灯光温柔环境温馨,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面包香气。与大多数烘焙店不同的是,这两家店尤为安静,也正因如此,这里被网友们评价为“特别有爱的一家小店”。
烘焙店名叫“星语绘”,这里“沉默寡言”的店员,大多是像轩轩一样的孤独症患者或其他心智障碍青年。这里不卖“同情”,只卖实实在在的面包和咖啡,虽然有人烤面包的动作还不太熟练,有人刚学会咖啡拉花,有人还在不断练习着“请慢用”的待客用语。可这些瞬间,都足以让人感动,更让烘焙店创始人陈榕红了眼眶:“星星的孩子”不是累赘,是能发光的人!
陈榕口中“星星的孩子”,是对孤独症儿童的爱称。作为轩轩的母亲,在当年得知3岁儿子被确诊为孤独症时,陈榕也跟大多数家长一样,感觉“天塌了”。为了带孩子治病,她辞去工作,辗转全国康复机构,在无数个深夜,她抱着熟睡的孩子,内心彷徨:“这样的孩子,未来能活成什么样?”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轩轩有了显著好转,这也让陈榕看见了希望。于是,在2016年,她创办了“星语林”康复中心,这个母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特需儿童得到更专业的帮助。9年间,她不断完善“星语林”的软硬件设施、专业师资力量,探索孤独症等特需儿童的教学方法,迄今为止,中心已累计为1500余名孤独症、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特需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当家长们泪眼婆娑地紧紧握住她的手时,陈榕感到很欣慰,但同时,一个新的担忧也在她的内心蔓延——这些“星星的孩子”成年后,难道也只能被“圈养”在家里吗?“不!他们需要工作,工作能赋予人尊严。”就这样,陈榕下定了决心,打造“星星的面包店”。
(在“星语绘”手作烘焙店,这样有爱的标语随处可见。)
在长沙市残联、天心区残联、街道社区、城管部门等各方帮助和支持下,两家特殊的烘焙店顺利开业。如今的陈榕,还多了一个身份,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她表示,长沙年轻人多、包容力强,以烘焙店为纽带,既能为特需人士提供辅助性就业的机会,帮助其融入社会,也能让大众了解并平等对待孤独症人群,而烘焙店盈利的10%将用于更多特殊群体的康复与就业支持,与星城共筑希望。
长沙从来不缺奇迹,
撕掉特殊标签,
“星星的孩子”闪闪发光!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