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两部门发布消费提示,防范校外培训预付费风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22 11:53:0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近期,个别校外培训机构因资金链断裂突然宣布“跑路闭店”,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导致家长们退费难,维权难。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消费者协会日前联合发布提示,提醒家长识别消费陷阱,防范校外培训预付费风险。

一、常见消费陷阱

陷阱1:价格诱导套路

利用“超低折扣”诱导大额预付费

以“买多更便宜”引导超限消费(一次性超3个月/60课时/5000元)

虚构节日促销、续班优惠刺激非理性消费

陷阱2:虚假宣传陷阱

包装“名师保过”“升学保障”等噱头

夸大培训效果制造焦虑

实际服务缩水(课程质量下降/随意涨价)

二、风险防范注意事项

1、 机构选择四核查:

查白名单资质 ▸ 确认合法办学许可

查资金监管 ▸ 确认缴费至监管账户

查安全保障 ▸ 了解退费机制

查合同条款 ▸ 明确服务细则

2、消费支付三拒绝:超期缴费(一次性>3个月或60课时)、超额预付(一次性>5000元)、私人账户收款。

3、维权准备三必须:签订规范合同、索要正规票据、保存转账凭证。

三、预警信号处理

当发现机构存在频繁更换教师/场地、 拖延开课或压缩课时、异常低价促销、退费周期超过合同约定的退费时间,请立即停止缴费和续费,并向教育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反映,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两部门特别提醒,理性对待教育焦虑,为孩子选择安全、合规、优质的机构。缴费前了解预付式消费的潜在风险,避免被营销话术裹挟,切实守护资金安全。

责编:李成辉

一审:李成辉

二审:周红泉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