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与AI共生:进化你的不可替代性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25 20:38:14

余东阳

近日某互联网大厂的校招宣讲会上,技术主管展示他们用DeepSeek自动生成的微服务架构,其完成度让在场同学面面相觑——他们苦练的SpringBoot框架知识,在AI面前似乎正在快速贬值。在以前的大学课堂中,老师还在强调“从需求分析到测试维护”的标准流程。而如今的景象却是:学生把自然语言描述输入AI平台,几分钟后就获得了可运行的基础框架代码。

这种转变带来的是行业人才需求的剧烈震荡。如今,对软件工程师的招聘中,企业更关注“AI工具协同开发”“智能系统调试”等新技能。单纯会写代码的程序员已不再受青睐,懂得训练AI模型、设计算法流程的开发者逐渐成为抢手资源。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技术跃进正在制造新的知识鸿沟。重点院校的学生能第一时间接触DeepSeek这样的前沿工具,而一些偏远地区学校的机房或还停留在Visual Studio 2010的教学环境。去年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使用AI辅助的团队在原型开发环节平均快38%,这个数字不仅展现了效率差距,更折射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一点,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意识到。

也许未来的计算机课堂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再是“实现某个排序算法”,而是“设计约束条件让AI产出可信赖的代码”。当DeepSeek接管了写代码这样的体力劳动,AI人才更需要掌握的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计算模型的能力,是理解算法局限性的批判思维,是在人机协作中把握技术伦理的判断力。进化我们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能与AI共生、成为AI不可取代的人。

(作者系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软件工程2301班学生)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