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燕: 在履职路上奋力“奔跑”

严斯宇   中国财经报   2025-03-05 11:27:04

起跑、发力、冲刺,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T37级决赛中,文晓燕跑了12秒52;而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出发,一路“奔跑”,直至站上最高领奖台,这条路,文晓燕跑了10年。

赛场上的她,超越自身阻碍、一次次刷新成绩,文晓燕要做始终跑在最前面的人。不过,这个爱笑的“95后”女孩却一直在思考更大的议题、关注着更广泛的残障群体——那些跑在后面的人呢?或者说,那些甚至都没能有机会站在起跑线上的人呢?

“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他们的需求和呼声,理应被看到、被听到。”文晓燕说。

2023年,文晓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新的身份于她而言,更是新的使命、新的责任。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她了解到许多残障青年朋友在求学、就业、创业等方面,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突破更多阻碍,才能勉强融入社会。这促使她深入思考——我能为残障青年的发展做些什么?

2月上旬,刚刚结束2025年世界残疾人田径大奖赛迪拜站赛事的文晓燕返回国内,开启她的“两会时间”。在长沙短暂休息后,她就一直在基层开展调研,为赴京履职做准备。

谈及履职,文晓燕说:“作为一名残疾人的代言人,我要走进残疾人家庭,走到残疾人身边,倾听残疾人呼声,反映残疾人诉求,维护残疾人利益,回应残疾人关切,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同时,我要将党和政府的惠残政策及时向残疾人宣传,团结和引领广大残疾人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出发。为深入了解残障人士的就业形势和需求,文晓燕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同时,还经常开展实地调研,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沟通交流,广泛察民情、汇民意,征求意见建议。2024年全国两会上,文晓燕提交了《支持残疾人创新创业,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建议,呼吁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加大对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多措并举带动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创业。

很快,文晓燕的呼声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回应。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扩岗位提技能优环境积极帮扶残疾人就业的通知》提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撑作用,持续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

义务教育之后,残疾学生该何去何从?文晓燕调研发现,健全学生接受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的多学段教育的道路已经很畅通了,残疾学生却完全不同,初中毕业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经过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后,当前我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7%,残疾学生义务教育权利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不过,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后的升学机会却很有限。初升高的升学考试,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考同样的文化知识,大多数残疾学生考不上普通高中或普通中专,这不是残疾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是中考的内容和方式不利于或不适合残疾学生。结果是只有约20%的残疾学生才能就读高中或中职中专。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很大一部分残疾学生面临着无学可上、无处可去的问题。教育机会缺失会阻断残疾学生技能学习之路,阻碍其职业发展和自立生活。

今年两会,文晓燕将带着《关于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切实拓宽成长成才通道的建议》来到北京。“残疾学生初中毕业时只有十五六岁,正是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所学远不能满足他们自立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适合其自立生活、自我发展的职业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文晓燕说。

对此,文晓燕建议,增加面向残疾学生的特教中专专业和班次设置,增加不同残疾类别尤其是心智障碍类学生职业教育学位数量;优化残疾学生考取普通中专的中考内容和形式,招录残疾学生参加适合的中专中职教育等。

“教育,不该成为筛选人、淘汰人的关卡。教育以人为本,应给予每个群体相应的受教育机会。”文晓燕说。

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是标记时代文明的刻度,也反映现代社会的温度。“残障这个词,要分开看。‘残’是生理性的,是个体的身体机能状况;但‘障’是社会性的,是外部的环境条件限制。在看到个体困境的同时,我们也要去思考,整个社会能够为其突破障碍、消除阻碍做些什么?我还会继续‘跑’,继续让更多人听到残障群体的呼声。”文晓燕说。(严斯宇)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中国财经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