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95后大学生,助力基建科技走向国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05 17:09:06

传统道路检测,

是挖路、检测、再填回去,

坑坑洼洼影响美观,

来来回回麻烦费时。

但现在!

给道路做检测,

有了更优解——

来看看这个buff叠满的

基建硬科技!

抛弃传统方式,

连上无人摊铺机群,

就能在铺路的同时,

给路面做“体检”,

有问题即时发现,

沥青未干数据已传至云端!

如今,这项智能交通研究成果已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铺到了“一带一路”国家。其背后,有一支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学生科创团队逐梦前行,为中国基建贡献青春力量。

这个95后有个“修路梦”

雷若晨对路的执着,起源于他儿时的一个梦想。这个95后男孩,从小在湖南石门橘乡长大,记忆里,颠簸的山路常常让成筐的橘子烂在半路,乡亲们蹲在路边的叹气声,成了他报考道路专业的源动力。“我想让每一条路都经得起颠簸,让老家的橘子,皮再薄也能稳稳送出村。”于是,雷若晨考入长沙理工大学,并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加入“丝路智检”科创团队。

这个95后敢啃“硬骨头”

当团队面临路面压实缺陷的道路施工“共性难题”时,这个敢做敢闯、不服输的大学生总是说“做科研,就要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吃螃蟹”的代价,是流不尽的汗水和数不清的深夜。为了获得大量实验数据,雷若晨和其他团队成员们连续数月在温度高达180℃的实验环境下反复测试,对比不同配比、不同压实程度、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件近千个。

这个95后为“丝路”提速

在不断实验和技术革新后,“丝路智检”科创团队最终研发出第二代路面压实质量智能检测及调控设备,创新路面施工质量检测方式,让检测精度大幅提高了20%。该成果不仅斩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金奖,更与三一重工的无人摊铺机“组队作战”,将关键技术用于“一带一路”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中巴pkm高速等重要工程。

小时候,路是困住橘子的墙,如今,技术成了“一带一路”的桥。雷若晨不止一次感叹,是“智能制造之都”长沙,让他们这群“理工侠”如此有底气——政府过亿的专属基金,扶持、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教授、巴基斯坦留学生助力研发,齐攻技术难关;三一重工等一众制造企业,为学子敞开合作大门……当敢啃“硬骨头”的长沙学子,遇上敢砸真金白银、拥有优势资源的星城创业沃土,年轻的创业梦,正畅达世界!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