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医 以爱为药———记湘西州民族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王小华

    2025-03-08 12:52:13

大众卫生报记者 张丽 实习记者 邓丽楠 通讯员 刘让定 向纯 杨河

“患者开心,我就开心。”这是王小华常说的一句话,她始终坚信,能让患者受益,一切付出都值得。她凭借精益求精的医术和以身作则的医德,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任与感激。

 王小华现任湘西州民族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已有20余年。她曾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擅长慢性鼻窦炎、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声带病变、耳鸣耳聋、眩晕、慢性咽喉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中西结合,重获新“声”

小华认为,医生的努力不仅体现在医术上,更在于与患者的沟通和关怀。她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帮助、引导和鼓励。在患者心中,她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倾听者。

 年过八旬的刘老先生,右耳失聪多年,近期左耳又突发失聪,家人焦急万分。王小华接诊后,立即展开全面细致的检查。考虑到刘老先生年事已高,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经过综合评估,王小华与刘老先生及其家属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详细解释了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最终决定采用风险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的鼓室注射疗法。经过三次精心治疗,刘老先生的听力恢复良好。他感慨道:“王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病,更让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她总是那么耐心,详细解释每一个治疗步骤,让我感到安心。”除此之外,小华还为刘老量身定制了中医康复计划,并叮嘱家属日常护理要点及定期复查,确保听力持续稳定恢复。

中药调理,化解危机

作为一名深耕中医多年的医者,王小华坚信中医在治疗慢性疾病、疑难杂症以及亚健康状态时,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中药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免疫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良好的健康状态。

 十三岁的男孩小李因睡觉打鼾、张口呼吸前来就诊,经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约占后鼻孔80%,有明显手术指征。然而,小李的家属坚决反对手术治疗。面对这一情况,王小华多次与家属深入沟通,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以及保守治疗的潜在风险。经过反复讨论,家属最终同意尝试中药辩证治疗方案。王小华为小李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药调理方案,并定期安排复查,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用药。经过五个多月的精心调理,小李的打鼾和张口呼吸症状消失,复查显示腺样体基本萎缩。重获健康的小李脸上重新绽放了笑容,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对王小华精湛的医术和耐心负责的态度表示由衷的感谢。

潜心钻研,传承创新

工作之余,王小华热衷于阅读最新的医学权威文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曾多次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参与编写了专著《土家医治毒药物集》。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和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深刻理解,王小华积累了丰富的病例,并形成了自己独家的经典药方。她计划将这些药方开发成制剂,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治疗眩晕方面,王小华也积累了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希望通过与其他科室的紧密合作,在治疗眩晕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王小华坚信:“越努力越幸运!”她始终致力于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王小华用她的医术与仁心,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她始终秉持“患者开心,我就开心”的信念,将患者的健康与幸福放在首位。无论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还是凭借对中医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她都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与新生。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医者的大爱与坚守,也感受到了医学的温度与力量。

责编:张丽

一审:王思贤

二审:张丽

三审:田雄狮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