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院 石鼓流芳③丨感受石鼓书院的文旅新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08 18:23: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唐曦

当汉服少女在朱陵洞前直播“穿越福地”,当青少年头戴巾帽、身着长衫在书院吟诵古籍名篇,始建于唐代的石鼓书院,正以令人惊叹的“逆生长”姿态闯入Z世代的视野。

这座曾刻满历史皱纹的书院,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焕发第二春,为传统文化复兴写下鲜活注脚。

场景复原:沉浸式体验古代书院学习生活

在2024年举办的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中,石鼓书院修葺提质,全新迎客。

石鼓书院广场石牌坊。林凤清 摄

千年故地重开卷,画栋雕梁续古风。走进石鼓书院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新建的标志性牌坊,牌坊上的“石鼓江山”四个镏金大字苍劲有力;牌坊两侧,以“石鼓”雕塑及时令草花组成的景观,既古朴又充满生机,让人眼前一亮。广场中央,那棵千年古银杏依旧枝繁叶茂,新建的文化树池巧妙地将其环绕,既保护了古树,又增添了景观的层次感。漫步其间,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当踏入书院院内时,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石鼓书院作为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恢复了讲学、藏书、祭祀的三大功能,还延伸开展了“石鼓书院大讲堂”、启蒙学子开笔礼、传统文化义务讲解等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弦歌不辍。

行走在石鼓书院内,依稀可见当年学者大儒神采飞扬地讲课、莘莘学子聚精会神聆听的情景。游客还可以身着古装化身古代学子:晨起击鼓晨读,午间临摹碑帖,傍晚在合江亭撰写策论,沉浸式体验古代书院学习生活。

“修葺提质后,石鼓书院高度还原了古代书院的学习、生活场景,能让游客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亲身体验古代学者的求学之路,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韵味。”石鼓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春期间,书院还举办了国风雅韵 诗景迎春”2025年石鼓书院春节汉服活动,让古韵与年味撞个满怀,广受游客好评。

文创破壁:把历史“装进”伴手礼

在石鼓书院,“石鼓伴手礼”成为现象级爆款。石鼓造型的摆件沉稳厚重,铭刻书院历史;书签刻着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词名句;笔记本封面是书院手绘,细腻还原其宁静典雅之貌;还有以石鼓书院为背景的文具套装,包含毛笔、墨汁、镇纸,传承笔墨文化。

“周边汇聚了10余家文创产品、文旅新业态的商铺,也经常举办书院主题活动。”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周边除了有“书院周边”,还引入了文人骚客最爱的“诗酒文化”,招引了一批将美酒与诗歌相融合的沿街商铺,着力打造潇湘夜市酒百家,让这里成为市民游客品味生活、享受时光的好去处。

石鼓书院枕着涓涓湘水、蒸水和耒水,矗立在三江汇流的石山之上。成俊峰 摄

研学深耕:播撒文明的种子

“湘水之滨,石鼓声响,莘莘学子,荟萃一堂……”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船山书院是省内外青少年研学活动的重要一站。在这里,研学团员们能通过参观船山书院,感受了湖湘文脉的深厚底蕴。

“石鼓书院不仅是中国四大古书院之一,还兼具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重身份,为青少儿科普教育和传统文化体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石鼓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不同的研学团队会来此举办各式特色活动,如传统文化、节日节气、书院文化和职业科普等,不仅满足了各年龄段游客的体验需求,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我们种下的不是怀旧情怀,而是文化自信的基因。”研学导师展示着孩子们的笔记:有学生在观澜轩写下“我要让石鼓书院的故事传到火星”,稚嫩的笔迹里跳动着文明传承的希望之火。

石鼓书院的文旅新生,为传统文化复兴提供了绝佳样本。当古老的飞檐斗拱遇见青春的创意火花,当千年的文脉基因注入现代文旅的血脉,这座走过千年风雨的书院,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传奇——不是作为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化作滋养现代人心的精神活泉。

责编:唐曦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