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宏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2025-03-08 22:10:46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如同钢铁巨龙,穿越雪山草原,连接起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桥梁。2月21日,记者记者走进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只见龙门吊穿梭忙碌,一批来自浙江的汽车配件、日用品等集装箱正有序装载上“天山号”班列,即将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回想起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这里的场景,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班列事业部操作主管于翔仍难掩激动之情。于翔说,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切关怀和对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深深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
总书记的话语如同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如今,于翔已从一名行政工作人员成长为中欧班列操作主管。“通过一线的工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一带一路在促进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他感慨地说,“总书记的话,我工工整整地记在工作本上,更深深地铭记在心里。未来,我们将继续服务好中欧班列发运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提升物流效率与服务水平,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构建了智能场站平台、自动化仓储系统等现代化物流设施。同时,大力推动“属地直通”模式、国际道路运输(TIR)集结中心等创新举措落地,实现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运输效率大幅提高。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刚表示,集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集货、建园、聚产业、强物流的发展思路,建立“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体系,常态化发运中欧班列。自2023年11月16日开行以来,“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发运频次基本实现“天天班”,货物集结量和发运量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2月20日,已累计发行“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701列,实现货量约60.83万吨,带动进出口贸易额171.79亿元。
李刚说,集团将以构建“大陆港”体系建设为目标,聚焦自身核心功能,主动承接国际回程货物分拨中心和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同时加强与重要物流中心枢纽的联动,加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向绿色化、智慧化陆港转型,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建设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新疆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逐步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加速实现集货、建园、聚产业、强物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等举措,陆港区加速产业集聚落地,吸引众多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新动力,推动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共赢发展。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飞速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的生动缩影。新疆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引领,不断拓展“朋友圈”,紧密联结各方。目前,新疆已与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
在“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新疆外贸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从2022年突破2000亿元,到2023年的跨越3000亿元大关,再到2024年一举跃上4000亿元台阶,达到4351.1亿元,新疆外贸实现了千亿台阶的“三连跳”,且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
这一连串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新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核心区优势,不断夯实外贸发展根基的生动实践。新疆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构建经贸合作平台,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表示, 2025年,新疆将紧紧围绕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定位,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新疆还将深化拓展区域经贸交流合作,积极参加与中亚等周边国家经贸交流对接、项目推介等贸促活动,密切与港澳地区合作交流,努力开拓东盟、中东、非洲等市场。持续完善并用好与周边国家地方间经贸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上合组织、中国—中亚机制等多双边机制下经贸活动和会议,不断扩大新疆国际“朋友圈”。
贵州日报链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疆|打造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