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0 12:18: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0日讯 (记者 昌小英 通讯员 王茜霆 刘洁)3月10日,武冈市大甸镇青龙村的温室育秧大棚内,7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育秧设施正高效运转。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水稻育苗播种机,空秧盘被整齐地放入传送带,经过自动化流程,营养土填充、浇水、播种、覆土等一系列步骤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仅需约30秒。
“这台流水线每小时可以完成800盘秧盘的作业,一天工作8小时,可完成育秧6400盘,满足100多亩稻田的秧苗需求。”育秧大棚负责人华礼舜介绍道。据悉,该育秧基地一次可以育700亩左右的秧苗,得益于科技赋能的控温、控湿技术,该大棚能完成两期早稻育秧,服务1500亩水稻播种面积。
今年,武冈市计划完成早稻播种面积25.8万亩。得益于连栋育秧大棚设施的建设,全市春耕育秧时间比往年提前了3至5天。去年,该市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发展、科技赋能提高效率、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建设30处、共22.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集中育秧设施,今年集中育秧面积达到19.3万亩。
武冈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早稻育秧工作将持续到4月上旬。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的顺利进行,武冈市将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化育秧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将加强农资供应保障,落实惠农政策,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责编:昌小英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