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阡寒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0 15:12:11
上海建桥学院 徐阡寒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但也可以抒情议论,在记叙文中适当地抒情议论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感染读者的作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那贯穿于记叙之中的发自肺腑的抒情议论就曾征服了几代人的心。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常常结合在一起,它的感染力取决于作者的真挚情感和写作技巧。笔者从一部分优秀的记叙文中归纳出下面四个特点。
一、借助抒情议论组织材料
在记叙文中适当地安排一些抒情议论,既有助于揭示继续内容的含义,又可以使文章的脉络更清楚,结构更严谨,这类抒情议论一般穿插于段与段之间。
1、我对石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在我的记忆深处,它与姥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看到它,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株苍老的石榴树,想起慈爱的姥姥。
我长大了,而姥姥却变得皱纹深深,白发苍苍,唯有那株石榴树依然苍翠。
如今,姥姥去世四年了,岁月的河不停地流淌着,流走了淡淡的记忆,却流不走深深的记忆,梦中,总有一颗石榴树,树下,坐着慈爱的姥姥……(高中生获奖作文《石榴情》)
这几段文字以“石榴”为线索,将“我”与姥姥在一起的难忘生活片段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刘成章《安塞腰鼓》)。
这扣人心弦的抒情议论穿插于记叙之中,仿佛使人感受到咚咚的鼓点声由远而近,形成一股巨大的春潮,激荡着人的胸怀。全文一气呵成,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使结构浑然一体。
二、借助抒情议论发表见解,抒发情感
作者记人叙事,都是为了体现一个主题,这就要求作者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议论抒情,可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1、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奔驰过多少盘马弯弓、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可是,能够属于历史而不朽者,复优几何? 我以为诸葛亮恰恰是这样一位值得后世景仰的伟大人物。(刘征泰《千秋遗爱在人间——成都武侯祠小记》)
作者用这段抒情议论肯定了诸葛亮在历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为下文的记叙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
2、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成长使我懂得了保尔回顾生命时的无怨无悔,张海迪忍受病痛,埋首苦读时的兢兢业业。终于懂得,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我们又怎能逃避生活的考验,去愧对生命呢?(高考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作者用饱含情感的笔触,书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领悟,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借助抒情议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记叙文中适当的抒情议论可以感染读者的情绪,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这类句子一般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1、多么令人赞叹的生命力啊! 是什么支撑着她那纤细的肢体? 是对春的向往,是对希望的憧憬。只要拥有了希望和憧憬,就拥有了战胜秋风,战胜寒冬的勇气和力量,就拥有了一切。(中学生习作《哦,爬山虎》)
读者这段散文诗一般的语言,令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使读者不仅对爬山虎产生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而且燃起了心中对生命的希望之火。
2、花醉人,人动情啊! 我伸开双臂,使劲做了一个深呼吸,一股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我想: 谁说只有春天才万紫千红,古城的秋花秋景,不是也同样有着沁人心魄的韵味儿?(高中生获奖作文《古城秋韵》)
这样一段发自肺腑的抒情和议论怎能不感染读者呢? 读者一定会欣然地与作者一起观赏古城秋景,领略那深长的韵味。
四、借助抒情理论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这种类型的抒情议论一般放在文章的末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朱德《母亲的回忆》)
由母亲推而广之爱中国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人民,由尽忠于母亲推而广之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朱德同志的这段话表达了革命前辈宽广的情怀,抒情议论水到渠成,令人信服,将文章的主旨升华倒一个全新的高度。
2、五米,四米,三米……终于,我一脚跨上了坡顶,眼前施无垠的平川。猛然间,我明白了许多,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条路,直伸向遥远的天际。(中学生习作《路》)
作者以这样的抒情议论作结,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使人由行路联想到人生之路,读后能给人以奋发进取的力量。
责编:陈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