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1 20:14:06
文/图/视频/张雨潇 徐远钢 曾永明 李梦倩
杉木葱郁,掩映风华古镇;溪水潺潺,润泽千年沃土。板杉镇坐落于醴陵城北,紧邻“中国陶瓷谷”,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这里地势坦荡,水系密布,四季如画,美不胜收。这里文脉悠远,人文荟萃,钟灵毓秀,英才辈出。而今,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综合产业欣欣向荣,文旅融合绽放新彩,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板杉互通。
近年来,板杉镇坚持党建引领,锚定“一心二带三片区”的发展蓝图,依照“12345”的工作思路,依托东城大道发展带和磨子石河生态带,打造板杉综合产业片区、特色农业片区、文旅融合片区,巩固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格局,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
集镇鸟瞰。
绿野铺金绘丰景,农耕新梦盈振兴
板杉镇依托地势平坦、水系丰富的自然优势,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中心,发展以精品茶油、绿色蔬果、生态养殖、优质食用菌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同时,以“吕夫子”农业品牌为引领,扶持、培育了陈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集绿色种养、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吹响了乡村振兴“集结号”,实现联农带农与村集体增收。
走进擂鼓桥村,万亩油茶林碧波荡漾,犹如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绿色地毯。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科学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860多公顷油茶林打造成村民的“绿色银行”,油茶年产量可达500万公斤。
万亩油茶。
陈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大棚避雨栽培等创新技术,成功推广优质种苗超百万株,并先后获得株洲市驻村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和株洲市农产品质量示范基地的荣誉。如今,合作社的300余亩葡萄园藤蔓繁茂,果实累累,年产值高达300万元,成为了当地现代蔬果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葡萄丰收。
在板杉村惠农养殖合作社,现代化养殖场鸡鸣声此起彼伏,生态循环的水系统为鸡群提供了清新的水源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合作社引入先进的养殖环控设备,确保了每年18万羽成品鸡的健康出栏,年产值高达400万元,并通过产业分红、劳务用工、技术帮扶等方式,覆盖式带动全村所有脱贫人口致富,共同踏上幸福之路。
现代养殖。
烟花陶瓷齐飞扬,产业繁荣映天光
醴陵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千年窑火绵延不绝,匠人精神代代相传。同时,醴陵被誉为中国花炮之都,是全国主要的花炮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地处株洲与醴陵城区交汇处的板杉镇,传统产业蓬勃发展,烟花鞭炮璀璨夺目,陶瓷加工焕发新机,两大产业齐头并进,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共绘产业发展新篇章。
大吉烟花。
擂鼓桥村的传统陶瓷手艺人李金方创新打造出李氏柴烧陶器。陶器以其独特的裸烧落灰风格,巧妙契合了当今世界流行的侘寂美学,受到全球众多陶瓷爱好者的喜爱。与此同时,板杉镇积极招商引资,致力打造陶瓷产业园。2024年在泰宇瓷业有限公司原8条生产线基础上,引进中耀瓷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一条日用陶瓷生产线,辖区内日用瓷年产值超9000万元,为醴陵陶瓷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中耀瓷业。
在流碧桥村,一座现代化烟花生产的典范——金玉烟花二工区傲然挺立,它是国内烟花行业首个集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涉药机械化、运营数字化于一体的现代化“超级工厂”。该厂由大吉烟花投资建设,占地近1200亩,540余栋工房错落有致,4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既确保了烟花生产的安全,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引领着烟花行业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现代厂房。
青山环绕间,“七八线”公路如一条银带蜿蜒其中,连接着万家灯火。这条三万民众出行的必经要道,却因岁月的侵蚀而变得千疮百孔,多处路面沉陷破损,安全隐患如影随形。面对此景,板杉镇党委积极行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指引,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成立“七八线”改造项目理事会,全面部署道路修复计划,让“七八线”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连接民心、促进发展的康庄大道。
S532“七八”线。
古韵新风融胜景,文旅焕彩谱新章
一方人演绎一方文化,板杉镇人文底蕴深厚。元末战乱,唯余18户原住民于留仙寨寻得避难之所,辟醴陵本土文化之始;南宋大儒吕祖谦于此地创立“莱山书院”,启醴陵书院文化之盛。此后,革命先烈朱克靖、抗日名将贺光谦等历史名人曾在此求学磨砺,近代女作家袁昌英等杰出人物从此地走出,他们成就斐然,贡献非凡,不断引领醴陵文化攀向新的高峰。
留仙寨景。
千年之后,留仙寨依旧巍峨矗立,自然风光旖旎,东莱书院遗迹犹存,人文气息浓郁。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板杉镇积极推进留仙寨郊野公园建设,一体设计乡野风光之旅、研学感悟之旅、康养度假之旅等精品旅游路线,让游客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感悟耕读传家、书院文化的深厚底蕴,以文化“出新”带动文旅“出圈”。
东莱书院。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板杉镇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将“吕夫子”品牌与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深度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依托人文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并推广板杉文旅IP,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擂鼓桥村积极探索打造以雕塑园、菌菇种植产业、复合菌种发酵技术养殖等项目为核心的多功能农业综合体,让板杉镇的文旅品牌更加响亮。每年都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登山赏景、休闲观光、探险猎奇、品味美食,让这片古色乡韵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人居环境建设也是如火如荼。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实施,垃圾清运体系日益完善,垃圾桶更新换代,生活垃圾实现日清日运,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在板杉村的野鸭垄幸福屋场携手吕夫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共同勾勒出一幅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幸福蓝图”,让群众在绿水青山间尽享幸福时光,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幸福屋场。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板杉镇以现代农业为基、综合产业为骨、文旅融合为翼,三驾马车并驱,引领乡村振兴的滚滚车轮勇往直前。未来,板杉镇将依托东城大道,努力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长株潭一体化的先行镇、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深耕乡村振兴大业,绘就一幅幅繁荣兴旺的美好图景。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陈大勇
三审:陈英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