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3 17:04: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3日讯(通讯员 何俊喆)春风和煦,万物复苏,3月12日,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党委、政府组织30余名党员、团员志愿者和林长来到香花井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和迷彩服,扛着树苗和铁锹,分成6个组在荒山上的土坡进行植树。大家分工井然有序,有的负责挥锹铲土,有的负责扶正苗木,还有的负责压实泥土,经过一个早上的努力,共在荒山上种植了200余棵桃树苗。
党员志愿者蒋嫒萍说:“在植树结束后我还认领了5棵桃树苗,我亲自为我的小树苗填写了养护责任牌,我会经常过来胶水施肥的,希望我的小树苗都能够茁壮成长。”
乡级林长何毅说:“我们将在辖区内分批次义务种植6500棵桃树苗,希望通过系列的义务植树活动发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树木成材后能为荒山的桃子产业提供有力帮助,村级集体经济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据悉,在香花井村植树桃树的传统已经持续了13年。因香花井村地处“八分石两分田”的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香花井村长期以来产业发展滞后,在以前村民们只能依靠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维持生计,收入微薄,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穷则思变,自2012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香花井村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调整产业结构,往石缝种桃树,向荒山要效益,引导村民转变“等、靠、要”的观念,往“思、进、和”的方向发展。
13年过去了,如今的香花井村早已因为“桃经济”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了“石缝钻金桃,荒坡变金坡”全市闻名的“世外桃源”。目前,全村已发展桃树7500余亩,有黄桃、油桃、水蜜桃、鹰嘴桃等20多个品种,亩产1500至3000公斤,价格高时每公斤8元。每到桃子成熟期,外省老板直接开车进村收购,一天有30辆卡车排队装运,全村村民皆因种桃而摆脱贫困致富,“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农民致富‘聚宝盆’,瑶民从石头缝里种出了‘摇钱树’。
“十多年前村里都是石头山,村民们都很穷。我们作为村里的党员只能作先锋模范,一锹土一锹苗地在石缝种桃树,很多村民都不理解,觉得我们是浪费时间和经济,直到卖桃子赚钱了才越来越多村民加入种植桃树的队伍中来。现在都不需要我们主动发动群众了,群众自己都会几户合作雇佣挖机上山开垦荒山,相信再过几年所有的荒山都会变成‘桃山’!” 香花井党总支书记何吉旺笑着说。
香花井村除了在荒山有桃子收益,还积极寻求桃树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使得乡村振兴更为立体化、具体化。工业上探索开发桃酒、桃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然后逐步建立工厂,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旅游上举办“桃花节”系列活动,以桃花为媒,推动农产品向文旅商品转化,将香花井村打造成“十里桃花开,游人踏至来”的“网红打卡圣地”,成为兰溪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兰溪瑶族乡党委书记杨林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种下的一棵棵小树苗都会成为以后的‘致富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带领村民在荒山上种树,早日实现‘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良田’的‘万亩桃源’美好愿景。”
责编:杨永玲
一审:杨永玲
二审:刘跃兵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