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二茶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3 21:05:24

/骆志平

听说,长沙的童谣在了白沙井,我赶过去,却没有找到那个掉落水中的月亮粑粑,我问蹲在那舀水的老大爷,月亮耙耙去了哪老人说,早被一个叫蔡二的捞走了。

我问蔡二住哪里老大爷指了指城北的方向“那边有个蔡二茶馆,蔡二把它捞到了茶馆,听说那里很热闹,竹椅了阶坪听戏的,喝茶的,扯粟壳的,冒事的时候,都把里当成了自己的窝。

哦!原来有文化的场子,真还值点钱,凭感觉,蔡二玩的是怀旧。茶馆本身就是长沙记忆中的风景,将其拉到自家老屋场顺便把长沙的童谣洒在眉宇,看来蔡二做文化,童心未泯,动了

近段日子,去老街老巷怀旧的人很多,熙熙攘攘,比大商场还热闹,呵挣钱不容易,老百姓的口袋跟着扎紧了,花钱的冲动就少了。

蔡二抓住这档口,在老屋场上立了一面老地名墙,文大火前201个长沙老地名,全都在上面。又收拢些老砖头、老木桌、老灶台、老石墩等,还挂出了40多面老字号牌匾。让一个普普通通的旮旯角落,引来了长沙最老的月亮

不少人来到这里,寻找走丢的岁月,阳光透过房屋四面的老樟,懒洋洋洒落阶坪上,有的掉进了坡塘里,有的黏在了老旧的戏台上。几个老年朋友坐在坡塘边、老樟下,读书看报,凝神发呆,不知心儿飞到了何处。

其中,有间日杂店,里面的物品都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老物件马灯、老坛老罐、老收音机、老相机,锅碗瓢盆不是木头削的、就是陶瓷瓦器,连铝铁制品都不多。原汁原味“水木火金土”,全都聚到了一块。站在柜台前,摸摸这个,看看那个,随便一聊,便是大半天。

有质感的物品,带手工印痕拙拙憨情抹不掉些年岁太大的手艺,列入了非遗成为走向未来的嫁裳。那首最韵味的长沙童谣“月亮粑粑”也一样,成了老长沙最老的乡愁,哪个不会唱?粑黏的长沙方言流淌在街巷,沁甜的,直往心窝里钻。

还有那些讲评书的伙计,站在谈古说今,眉飞色舞,听评书的晃头晃脑,敲桌打椅。时不时传来一阵吆喝,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请听下回分解。生活的余味,就这样留到了第二天。

茶馆生意如何,不在茶汤好坏。评书讲得好不好,戏台上的杂曲是否有味道,才是关键蔡二茶馆设有两个戏台,一个内剧场,一个外戏台,大晴天,坐在坡塘边看戏品曲,大雨天挤在八仙桌前聊天喝茶。评书、花鼓戏天天有。

早晨天刚放亮,馒头包子就出了笼,20多种小吃,随便选。有个老茶客,忘了忌嘴,吃多了,坐在坡塘边打饱嗝,身子一抖一抖,蔡二怕出事,凑过去看了看,面色红润,年纪也不大,这才放了心。

去蔡二茶馆瞧瞧,我是冲着长沙的童谣,寻找“非遗”的身影。我也收过不少后来,全弄丢了。那玩意占地方、费心思,不好打理蔡二能将其打理成养家糊口的饭碗,看似轻松,实则几十年功力,鞋底磨穿,费足了劲

世间之事,最大于穿衣吃饭。如今,找个饭碗不容易,书读得多又能咋样?都去捧金饭碗么,没有那么多,太多,老百姓养不起。有段时间,眼瞅着金饭碗贬值了,可回头一看,泥饭碗更难找,一下子又都抢起了金饭碗,这事咋说呢?坐在茶馆里聊天,不一定聊得清。

和蔡二扯粟壳,才知道他是个长沙老里手,童心未泯喜欢长沙童谣,五十多岁的人,从懂事起,天天玩,在玩中找点事干。其收了好多长沙的童谣,又参照丰子恺的搞法,将童谣画成了漫画,这样的活儿,一般人想不到,想到了,也很能做起来。蔡二拿着油彩笔,左一下右一下,居然画出了老长沙内心的彩虹。

那天,阳光被江风吹得有些畏冷,茶馆的青石门阶前,一只憨憨的宠物猫蹲守在门前,看见我走过来,有意挥挥手,摆了一个拍,我赶忙用镜头捡起了这份礼遇,也向它挥了挥手,它像门童一样,侧了一下身,我顺势跨过门槛,走近了蔡二的童话中。

童话好,没有欺诈。在其祖屋塘坡边,蔡二用原始的木料,竖起了一块长沙童谣“非遗”传人的牌子。把长沙的月亮粑粑,搬到了自己的家中,创意多好!

长沙有出戏,叫《一家老小往前冲》,生活味很浓,但剧场比不上屋场。这里天天热闹,不一定个个都是来喝茶,几位年龄偏大的人,从高楼缝隙中溜出来,坐在塘坡上吹吹风,晾晒一下内心的孤独,坐着坐着,不知触及了什么伤心事,两手一抹,居然溢出了泪花。

蔡二有点真本事,在长沙玩了几十年,别人越玩越穷,他越玩越有。呵!过日子带点玩兴,天天嘻嘻哈哈,自由自在,舒服!

其头顶上的佛陀帽,毛线编织,像块青色瓜皮,无帽檐,刚好罩住天灵盖。嘴巴下方留着一撮山羊胡,布鞋布衫,有点道人的风骨。不过,吹起牛来,别人插不上嘴。

这倒给了我启示,成百上千的“非遗”洒落民间,腾挪的空间很大,年轻人有想法,不一定非得去挤人工智能那张门,硬要走,也可以结合非遗,玩点新组合。

不过,凡事量力而行,别太猛,搞砸了,承受不起,要死要活的就不好。现在,大伙都想干大活,但干成了的没几个。谋个生计,能干啥就干啥,别背包袱。当一个人啥都没有,又装着一肚子书时,肯定很难受大伙都凑合着,出点好主意。年轻人读书是想干活的,不然,办那么多大学干嘛,老百姓家底掏空了,又找不到活干,肯定有牢骚。

还是搬出古法,揣摩揣摩吧。现在,吃的穿的都过剩,想个法子,得好一点,可能更解急。天天转悠在百姓中,发现不少年轻人已犯困,且越来越困,当然,这“困”字不是打瞌睡,而是两眼无神,失去了拼劲,长久下去,万一发病了,怎么得了

蔡二搬出的古法好,没有半点火气,童谣、评书、花鼓戏,在老茶馆中一亮相,就把老长沙带到了生活中。还有日杂店、黄包车这些市井中的老活儿,门槛都很低,放在岁月的门廊中,顶多个老记忆,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蔡二茶馆解读了一种文化现象,不要天天想着攀高枝,民间的活儿,一旦干出了味,同样见榫卯,蔡二花钱不多,捞个白沙井的月亮,编一本童谣,老街老巷转几圈,捡回一点老物件,把自家老屋盘成了一个老茶馆,想到了也做到了,来的茶客都说感好若是有几个小朋友跑过来,在糖油粑粑摊担前,开嗓子唱一唱,呵,真还可能笑得天上的月亮掉下来。

责编:肖霄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