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迎迎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3-14 11:20:11
桂东县大塘九年一贯制学校174班 邓迎迎
水滴虽小,能穿顽石;沙砾虽小,积能成塔;蚂蚁虽小,能撼大树。平凡之人亦能成非凡之事,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从一辈子深藏功名的张富清,到用青春书写使命的黄文秀,再到疫情前逆向而行的钟南山……他们是英雄,也是平凡人。
在地图上都很难精准寻到的偏远山坳里,坐落着一所乡村学校,它是破旧与简陋的代名词,却也是周边几个村落孩子梦想的孵化地。而我就是一名来自这所乡村学校的小女孩,对于偏远的山村来说,每一所学校,就是一团火,每一位老师,就像是一束光,微光虽弱,也能温暖人心,点燃希望,划破长空,照亮未来。在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点燃我希望的人——我的班主任李老师,一位满腔热忱的年轻教师,背着行囊,怀揣滚烫的教育初心,踏上这片土地,自此开启一段平凡而熠熠生辉的教育旅程。
初次相遇,是在一个蝉鸣的上午。我是一名留守儿童,当我眼巴巴地望着其他同学,爸爸拖着被子,妈妈拿着生活用品,一家人在校园里寻找自己在班级和寝室时,我只能自己一个人,一手拖着沉重的被褥,一手挽着装满生活用品的桶子,笨拙地走进初中大门。许是天气太热吧,让小脸在阳光在映衬下格外通红,我粗重的喘息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同学,哪个班的?”没等我回答,手上的被褥就被她一手夺去了……我胆子太小,微笑了一下没敢回答,但她却一直跟着我来到了我的宿舍,轻轻放下我的行李,朝我微笑了一下,随后转身离开了,望着她的背影,我在想,不知是哪个高年级的学姐,竟然如此热心肠,我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找到她,并亲口说声:“谢谢”。随后我追随她的脚步,去往了教学楼。
没想到第二次见面竟来到如此之快,当我渐渐走进自己的班级时,这一个熟悉的身影,熟悉的笑容又再次出现在我眼前。原来!原来她不是高年级学姐,她竟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心中又惊又喜,我和李老师的缘分就此展开。
李老师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瘦小的她几乎和我们班同学别无两样。但是她的个人魅力,却让我们全班人敬佩不已。李老师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她有着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复杂的知识,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让我们尽情遨游。她特别喜欢引导我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并且总能用幽默的语言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用各种有趣的方式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还时常带领我们切实走进自然中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一次景物写作时,她带领我们走进了校园的后山上进行探寻,她告诉我们:“竹子在前四年,仅仅长了3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每年以30厘米在速度疯狂生长。”李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也要如竹子一般学会沉淀自己,循序渐进,不断扎根,熬过不为人知的“3厘米”,终能如竹子般一飞冲天。这段话也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不断前进的法宝。
记得去年期末考试前两周,本就寒冷的冬天因为爷爷的病情加重蒙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爷爷,我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去上课。直到第二个星期,爷爷终于病情好转出院了,可是为了让爷爷可以早日康复,我又谎称身体不舒服,和李老师继续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李老师似乎察觉出了不对劲,终于在那个阴风凛凛的周二下午,她出现在了我家门口……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沉甸甸的背包,里面是这些天我落下来的功课,而自打这天起,李老师就每天踏着落日余晖而来,踩着朦胧月色而归,把学校老师讲的新课,一科一科为我耐心讲解……竹子的成长,有了这位园丁的细心浇灌,正在不断积蓄力量,等待着一飞冲天的那天。
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我依然不负众望取得了好成绩,而我将近一年未见的妈妈也出奇地回来了。一回到家,妈妈带着我,我带着我的优异成绩单,去到了李老师那里,这一回,我很自豪地站在了李老师面前,满怀感激地说了一句:“李老师,谢谢你。”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请过一次假。
时光有故事,微光有力量,李老师,您用您的光温暖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相信终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您会始于平凡,终于不凡,而被您温暖的那些人,定也能始于您的平凡,而终于我们的不平凡。
(指导老师:钟璧莲)
责编:陈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