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雄鹰村:一场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2025-03-14 11:41:4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4日讯(通讯员 曹子涵 林群超)

3月9日,邵阳学院艺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调研团在李韧、黄诗玮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邵东市斫曹乡雄鹰村的调研之旅,雄鹰村地处湘中腹地群山褶皱间,山高坡陵石头多,被称为“石头上的村庄”。

抵达雄鹰村后,双方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为后续合作发展奠定基础。村书记详细介绍了雄鹰村的起源,让志愿者深入了解村子的历史渊源。随后,村书记阐述了村子在人口、土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使志愿者对雄鹰村有了全面直观的认识。着重介绍了村内特色产业,这些产业作为村子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当地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志愿者们认真聆听,并就如何助力产业发展与村委展开积极探讨,有望推动雄鹰村在产业等多方面实现新发展。

图 师生志愿者和村干部及乡贤代表开调研座谈会

图为志愿者队伍与村书记在乐颜小筑民宿前合照 (张健康 摄)

凿山者的新时代答卷

曾经,交通不便、水电不通制约着雄鹰村的发展,但村民们秉持着“一勤抵万难”的信念,齐心协力,凿山开路、通水、通电,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曲折山路上,20世纪90年代村民凿山通水电的钎痕仍清晰可辨,硬是在各种山石上‘啃”出数里山路。

颜书记笑着说:“我20年前离开我家乡,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20年以后我又回到家乡,就是想改变他的面貌!”。当都市精英们追逐着高薪酬劳时,他辞掉安稳高薪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回到在嶙峋乱石间的雄鹰村,以村子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乡村特点为平台,积极引领村民搭建“两个创建”——一是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二是创建省级重点旅游村。

在建成的玻璃房观景平台,颜书记和志愿者们各抒己见,致力于将玻璃房打造成集娱乐、养生、休闲为一体的观景平台,"思想的火花在春风中迸发,笔记本上很快记满“调酒吧台”、“品茶雅室”、“百味书屋”等十余条规划建议。

图为待布局的观景山头玻璃房 (张健康 摄)

图为湖南省星级乡村旅游区 (兰宇旋 摄)

图为村书记向志愿者队伍介绍产业情况 (张健康 摄)

图为村书记向志愿者队伍介绍民宿情况 (张健康 摄)

千年药香里的新生机

村支书颜干平放弃百万年薪回乡,带领村民开荒种药、引厂修路,打造银杏房车基地等旅游点,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非遗传承人王志杰师傅也应颜书记诚挚邀请,回乡用石刻木雕传递对家乡的热爱。

为助力志愿者深入了解村子,颜书记与王师傅带领志愿队伍开展实地调研。在调研中,颜书记介绍,康熙年间御医曾在雄鹰村“斫曹”古地采药,如今此地仍有野生黄精、芍药等中药材。同时,距村仅12公里的“南国药都”廉桥镇中药材集散中心,为村子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一路上,乐颜小筑民宿、银杏露营基地、中药材科普园,处处展现产业活力。王志杰大师雕刻的“孔子东游”浮雕等非遗作品,更是让志愿者们惊叹不已。

图为乡贤王志杰师傅所作铜板立体浮雕(湛双庆 摄)

图为雄鹰村中药材科普园 (湛双庆 摄)

图为志愿者队伍与村干部游客等在银杏露营基地 (兰宇旋 摄)

图为雄鹰村银杏房车基地(颜干平 供图)

图为雄鹰村乐颜小筑民宿一角 (颜干平 供图)

雄鹰村的大学思政课

“乡村振兴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这位“80”后村支书始终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激情,在他看来,那些见证过村民汗水的石头,既是过去的苦难印记,更是通向未来的精神图腾。他沿途介绍以及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和美乡村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们身心俱切地体会到一场思绪“大碰撞”,受益匪浅。志愿者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及建议,“雄鹰村要考虑主要服务的地区和群体,以自身特点走出与本地老牌旅游不一样的道路”,“雄鹰村可以借助当地环境和中药材,把主要服务人群面向中老年人”,“为解决车辆停放问题,可以与路旁民房协商,建立爱心车位”,“可以利用中药材制作药膳、糕点等,发展多样化经济”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发展……从乡村旅游到生态保护,每一个观点都饱含着大学志愿者们对亲身体验这片土地的思考和对雄鹰村的美好期许。

图为芍药种植区 (张健康 摄)

图为芍药盛开 (颜干平 供图)

此次调研活动在不舍中圆满结束,邵阳学院志愿者队伍与雄鹰村的情谊却刚刚开始。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纷纷为雄鹰村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村书记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双方还共同设定了初步建设规划,为村子的未来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这场高校智慧与乡土情怀的相遇,正如那幅自题诗所书:"石不能言最可人,且将新火试新茶。"在乡村振兴的春天里,雄鹰村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山乡巨变"。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雄鹰村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翅高飞,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责编:周洋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