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村的未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4 17:26:32

文| 龙泽巨

蒋家村是湘西北临澧县佘市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西北九公里的一片丘陵区。绵延起伏的丘陵之间夹着一块又一块的稻田。稻田里的晚稻已经收割只剩下横看、竖看成棋盘型分布的、枯萎的禾蔸。爬上丘陵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大片大片的橘树林、桃树林和梨树林郁郁葱葱行走其间好像倏地从深秋穿越到了初春。与初春不同的是橘树上的果实还未采摘完毕间或还能看到一颗颗硕大饱满、金黄金黄的橘子挂在枝头那股辐射到空中的清香沁人心脾。

丘陵之上、稻田之间蜿蜒曲折的柏油路连通村里村外。丘陵脚下一排排别墅式的两层小楼或是黛瓦白墙的平房昂然挺立,那是村民们的幸福窝。

蒋家村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丁玲的家乡,在丁玲的童年时代叫黑胡子冲。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湖南省一处红色旅游景区。

蒋家村是个大村,2016年由原高丰、罗家、湖堰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有3055人,总面积9.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27亩、山林面积4000亩、水面1500亩。村党总支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蒋祖祥是丁玲的晚辈族亲。

今天我来到这里走企业入农户试图找到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密码消解部分城市人对农村发展的悲观情绪。泼辣健谈的村党总支副书记李立群是一位中年妇女,她遵照书记蒋祖祥的安排陪我考察、采访,忙碌的时候就请总支委员蒋祥陪我考察、采访。这里的耕地、山林地和水塘采取四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模式还是老旧的家庭经营模式,由农户自己耕种责任田地、山林地和经营水塘收入自己支配,但这种模式正在快速萎缩,因为收入不如另外三种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农业大户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引进外地企业经营;第四种模式是村委会集体生产经营。

姜求洋是在外打工多年后回村创业的一个代表,我特地拜访了他。他中等身材,方正脸盘,腰圆膀阔,站在我面前像一尊铁塔,浑身辐射出一股力量。他告诉我,他今年33岁。30岁以前,他一直在天津市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本省的长沙市打工,历时10多年。他帮老板做消防、水电设施的安装,但收工程款不容易。2020年,他选择回乡创业,租赁了蒋家村、段家村、七重堰社区的900多亩水田,其中800亩种植双季稻,100多亩实施油菜与中稻轮作。耕田、播种、喷药、收割,全程机械化操作。平时请3-5个村民帮工,忙时邀请30个左右的村民帮工。

另外在丘陵区有80亩果园今年才开始挂果,由父母打理。妻子在家做快递业务,带两个儿子,一个9岁,一个7岁。全家年收入70多万元,支付雇工工资10多万元,除去各项成本,每年纯收入20多万元。我问他:“回乡创业后悔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后悔。赚钱比在外打工多,收钱很及时,全家人天天在一起。我还要动员其他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我对农村今后的发展蛮有信心。”一边说,一边挥舞了一下右手的拳头。

村党总支、村委会2021年起引进了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的农业经营能手蔡晓波从事农田生产经营。我跟随李立群走进了蔡晓波的常德龙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村部北侧只有一路之隔的一栋两层楼的房子里。公司22名员工中,7名是浙江老乡,15名是蒋家村的农民,蔡晓波任董事长。

蔡晓波今年50中等身材,方正脸庞有点黧黑眼睛炯炯有神胳膊透射着劲与力。他的公司与村委会签订了2000亩农田的租赁经营合同进行虾稻轮作生产每年3-6月养殖龙虾,7-10月种植杂交水稻。每年每亩交村委会管理费100给责任田农户每亩400元租赁收入。平时的生产经营如龙虾的喂养、防病治病晚稻田的耕耘、插秧、收割、加工成大米靠机械化操作。

公司的员工忙不赢时就请当地的农民帮助工资标准是男劳力每天150-200元,女劳力每天120元。公司实行订单生产方式拥有固定的销售市场龙虾销往湘鄂浙的城市稻米销售江浙沪的城市从不积压。龙虾养殖收入每亩3000元,大米(创建了稻虾米”品牌)每亩收入2500-3500元, 2023年公司总收入300多万元付给临时外请本村劳力的报酬为40多万元。

当地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认为要逐步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来,而且要壮大。对于山地开发后的生产经营他们采取村级集体种植水果、花卉的方式。现在已开发丘陵地50多亩。智慧果园已见成效。果园面积有30多亩,种植柑橘、梨子、桃子等15种不同季节的水果。有些橘树还挂着金灿灿的桔果。

海蓉!海蓉!”随着李立群的大声呼喊从满眼苍翠、清香扑鼻的橘林里钻出一个中年妇女健步走到我们面前。她上身穿着一件帽子连外套的灰色连体衣将脑袋、颈项包裹得严严实实帽檐长达10多厘米昂头时露出一张古铜色的饱满的脸和一口雪白的牙齿。她叫黄海蓉。她独自一人承包这片果园,剪枝、除草、打药、喷水样样都干只有采摘果实的农忙季节才邀请其他村民来帮助采摘和销售。她获取的报酬是每月工资3000元。今年收获橘子、桃子、李子15000多斤实现销售收入22万元。

今天她独自在此喷洒衣药。对我介绍情况后她马上转身摘了几个橘子请我品尝。我掰开一个尝了尝又香又甜水分充足十分可口。

接着我回到村部和党总支书记蒋祖祥交流。蒋祖祥对我说:“现在村民的平均年收入达到12000多元,比完全从事责任田自己耕种的村民的平均收入高出5000元左右。大家的衣食住行无忧无虑。我正在考虑移植浙江农村的做法,在原来三个村的村部建成三个长者活动中心,白天把7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到活动中心休息娱乐,免费供应一日三餐。”一个58岁的村干部的思路如此清晰不得不令我刮目相看。

一幅令人向往的美好乡村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