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只候鸟“打卡”西洞庭湖 常德生态画卷添新景

杨力菲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2025-03-15 08:14:00

初春时节,天气转暖,西洞庭湖碧波荡漾,上百只来此过冬的小天鹅,成群结队,舞动翅膀,在水面游玩嬉戏,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据统计,今年有33976只候鸟来西洞庭湖过冬。

西洞庭湖。 常德日报通讯员 周国华 摄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调蓄湖泊和湿地,对净化环境、调节水位、维护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常德市高度重视西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洞庭湖常德湖区水质连续4年稳定保持在Ⅲ类。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来西洞庭湖过冬,很多珍稀水鸟也来西洞庭湖“打卡”。从今年的监测情况来看,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白鹤、东方白鹳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灰鹤、小天鹅、鸿雁、白额雁、白琵鹭的身影。其中,灰鹤、白鹤、小天鹅等珍稀水鸟监测到的数量创历史新高。

“看着浑身洁白的小天鹅在碧绿的湖面上翩翩起舞,真是一种视觉享受。”近年来,西洞庭湖还吸引了不少的观鸟爱好者前来观鸟,成为游客来常德旅游的新晋“打卡点”。

很难想象,2017年前,西洞庭湖遍布欧美黑杨,水质常年为Ⅳ或Ⅴ类,当时来过冬的候鸟不超过1万只。在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之后。常德市下定决心,开启了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先后清理了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2.18万亩欧美黑杨;将汉寿县8万亩珍珠养殖池转型为生态鱼塘;成功治理了87条农村黑臭水体,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74%;完成排污口整治问题84个;大力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工作,2024年澧水入湖断面总磷浓度对比2021年下降31.8%。

穿紫河。 常德日报记者 刘颂 摄 

久久为功,持续多年的治理,让西洞庭湖换了“面貌”。如今西洞庭湖鸟语花香、碧水蓝天,已成为常德生态画卷中一抹新的亮色。

俯瞰沅澧大地,我们还可以看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将生态环境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打造成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现了“生态风景”到“美丽经济”的转变;市区穿城而过的穿紫河,已蜕变成为闻名全国的美丽风光带,成为常德市城区一条流光溢彩的“金腰带”……

桃花源。 常德日报记者 潘敬林 摄 

西洞庭湖、桃花源、穿紫河,这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是常德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常德画卷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常德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市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39.2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达7.1%;重污染天数仅有1天,比2023年减少10天,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为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低、最少;全市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沅澧两水干流断面水质连续5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