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用数据赋能基层减负 助力地方发展

贺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15 14:52: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贺威 通讯员 付清涛

时下,在慈利县,实现了数据不用报、或者只填一次数,只报一张表,减少基层干部数据报送时70%以上的重复工作量。慈利县是怎么做到的?最近,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智慧慈利平台:建立统一数据库,让数据多跑路

“以前村里报死亡数据,我们在群里一个个收集,再进行汇总,再进行报送。但是现在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把村里报的数据进行批量导出就可以上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里跟镇里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零溪镇政府民政专干张瑜的话,道出了慈利县基层干部的真实感受。

要把痛点变亮点,必须用数据打通“堵心路”。

过去,基层干部最头疼的是“表山单海”,县里各部门要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电脑里,光是人口信息就涉及民政、公安、卫健等十多个部门,同一数据反复填、格式还不统一。有的村一年填200多份报表,光是打印费就是一笔负担。

2023年,慈利县决定用数据协作平台破题。县里整合全县户籍、低保、党员等民生数据,建立统一数据库,让“数据跑腿”代替“人工跑路”。如今,基层只需更新一次数据,县里各部门就能自动抓取生成报表,重复工作量减少70%以上。

智慧慈利平台上线后,基层干部不再是“表格搬运工”。数据自动替代人工抓取相关信息,并且大幅压减报表数量。人口异动、低保发放等高频报表从50种压缩到5种,死亡人口填报更是“十表合一”。

平台数据共享,系统自动预警异常数据,比如残疾人补贴重复发放,基层可及时核查,能及时预防风险。过去填表要跑镇里交材料,现在手机端就能填报,还能“一证通查”所有关联信息,也提升了效率。

减负效果看得见,村干部能腾出手脚办实事,把省下的时间用于调解矛盾、发展产业。以溪口镇为例,乡村干部和烟草局工作人员带领村民牢牢把握烟稻轮作新机遇,村民收入显著提升。

数据共享“一盘棋”,治理升级主动服务

一个平台统筹各方数据,“一库管全县”的数据治理格局,从散乱到协同,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

平台像一台“数据加工厂”,前端有村(社区)动态更新人口、党建等基础信息,乡镇初审后入库;数据汇聚到中台——县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清洗整合,建立人口库、低保库等十多个专题数据库;后端各部门按权限提取数据,自动生成报表,还能跨部门共享。

例如民政局需要留守儿童数据,过去得发文件让各村填报,现在直接从平台调取,还能结合教育部门数据交叉分析,服务更精准。

平台不仅是减负工具,更成为治理“大脑”。数据共享进一步释放价值,通过“智慧+”赋能,实现了数据从被动填报到主动服务。具体体现在预警更智能,通过大数据模型识别异常,如高龄老人未办理补贴,系统自动提醒社区跟进;决策更科学,可实时了解全县民生数据,比如监测脱贫户返贫风险,及时调整帮扶政策;服务更便捷,群众办事时,工作人员用平台“一证通查”调取所有关联信息,避免重复开证明。

据介绍,接下来,慈利县将加强数据更新机制,比如建立村(社区)数据管理员队伍,定期培训确保“数据保鲜”。同时,严控新增报表,未经平台审核的表格一律不得下发,防止减负“反弹”。正如该县主要领导所说:“减负不是一阵风,要让数据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 

责编:贺威

一审:陈新科

二审:左丹

三审:夏似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