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馆校共建点亮科技强国梦

  科教新报   2025-03-15 21:22:52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高雨晴

3月15日上午,湖南省科学技术馆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由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与湖南省科技馆联合举办的馆校共建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点亮科技强国梦”为主题,通过科技互动展示、文艺表演、AI与机器人体验等环节,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学魅力,激发求知探索的热情。

馆校共撒科创种子

“当气温骤降到一定程度,装置会自动发出警报,为寒潮来袭提供预警。”在“小小科学家”实验展示现场,汪佳涵同学将他的创新发明“寒流哨兵:智慧型水管防冻护理系统”与大家热情分享。

“这个作品还获得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也太厉害了吧!”到场的孩子们边听讲解边看展板,发出阵阵称赞。精彩纷呈的互动展示还远不止这些,电磁阻尼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电磁力的神奇;酸碱变色实验通过紫甘蓝汁液展示酸碱反应的奇妙色彩变换,吸引了大批学生驻足观察……

上午10点,一场充满科技感与人文情怀的演出在主舞台上演。科技馆科普辅导老师带来的《消失的TA》实验秀,让观众们见证了光的神奇力量,小到玻璃缸,大到人体,在特定条件下“凭空消失”,上演“隐身”奇迹,收获一众小小科技迷弟迷妹。

压轴节目科技舞蹈《航天娃》,通过舞蹈的形式演绎了科学探索的激情与活力,一句“有一天,我的火箭也能飞上太空。”令人久久沉浸其中。

家长带着孩子欣然前往,孩子拉着家长涌入各个展厅,亲子一同与“虚拟科学家”张衡、爱因斯坦对话,动手实践轮与轨的无缝配合,在VR虚拟驾驶装置前排起长队……超2000人的参与让这场科技盛宴热情持续高涨,不仅驱散了春寒料峭,亦种下了粒粒科创种子,悄然萌芽。

在校日常如逛科技馆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202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馆校合作,推动科普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湖南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科教强省”建设,长沙高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走进麓谷二小,仿佛置身于一座科技馆:编程馆里,孩子们制作的发光小屋、能跑的纸膜汽车、可感应的机器人令人目不暇接;亲子实验室中,隐形的墨水、悬空桥、盐水浮鸡蛋等实验充满了奇思妙想;电学馆、力学馆、光学馆、磁学馆里,一个个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让人流连忘返。

自麓谷第二小学2017年建校以来,何如校长就决心将学校打造成一所科学教育特色校。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了“鹿创未来”科普长廊、“未来之光”科创长廊以及科学实验中心、创客中心等四大中心,让学校变成了“科学乐园”。

硬件提升有条不紊,学校构建的“1+3科学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主题课程、STEAM课程和实践课程,顺势形成了有序递进、螺旋上升的课程结构。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尝试构建“玩探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

“我最喜欢学校的科技节活动,每年都会有一场隆重的颁奖仪式和精彩的科学汇演,现在我也通过学校少年科学院的选拔,成为了一名‘未来科学家’。”活动现场,学生刘思含自豪地说道。在AI人工智能大热的当下,思含还与时俱进,利用三个月的课后时间搭建了一个大模型,如今已能完成文字逻辑预测等指令执行。

让科创土壤更加肥沃

此次馆校共建活动不仅全方位展示了麓谷第二小学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果,也为全社会关注学生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校和社会力量加入到科技教育的行列中,共同为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贡献力量,让科创沃土更加肥沃。”何如说。

随着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全国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要求不断明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也更加浓厚。

近年来,麓谷二小不仅注重课堂内的科学教育,还通过馆校共建、校企合作等方式,将科技教育延伸到课外,构建一个以学校为圆心,周边社区为主体,丰富资源为纽带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科技教育体系。

在学校周边聚集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麓谷二小巧妙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校企合作。通过“Q爸Q妈大讲坛”活动,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解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知识。学生们还深入企业车间,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参与互动实验和科普活动。近三年,学生们去过35个科普基地,开展了230多期活动,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

“今天的展演活动,是同学们在科学道路上求学求知的新开始,也是湖南省科技馆和麓谷第二小学‘为国育才’教育事业的新起点。”湖南省科技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饶乐平同样说道,在科教协同育人的新征程上,我们将不断创新科学教育方法,不断完善科学教育教学体系,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责编:曾玺凡

一审:曾玺凡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