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校联手!卓越“金种子”茁壮成长@湖南日报

肖霄   湖南日报   2025-03-16 07:06:10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3月16日02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霄

2024年,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五所高校相继设立自己的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卓越学院”),体系化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本次改革将依托卓越学院,让学生围绕真实产业问题展开学习和实践。

卓越学院如何为大学生“金种子”创新创业护航?3月13日,记者走进湖南农大卓越学院,一探究竟。

新建独立的卓越学院,选址岳麓山实验室

长沙市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岳麓山实验室拔地而起,湖南农大、省农科院、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等“大校、大院、大企”聚集,让这里成为孕育“金种子”的沃土。

2024年7月,湖南农大卓越学院成立,选址岳麓山实验室4号楼。依托李泽湘教授及其团队,学院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致力于智慧农业、智能小农机和农业无人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

“这是湖南高等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式探索。”湖南农大卓越学院院长周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卓越学院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旨在为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输送“特种兵式”创新创业人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有“名师引路”。学院引入创业型导师全程指导,湖南农大多个学科10余位优秀导师加盟。通过实施“项目+人才+资金”新模式,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孵化优质产业项目。

学院还与国内外智慧农业相关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项目参与机会。“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最先进的实践经验,能充分调动创新创业积极性。”卓越学院企业服务部负责人黄鑫说。

48名新生集结,组建13个项目研究组

与普通大学本科人才选拔模式不同,湖南农大卓越学院的首个新生入学条件便是有创新产品想法和实践能力。

记者了解到,2024届新生入学伊始,卓越学院便收到了湖南农大各专业新生的近600份申请书。由专业老师、行业专家及企业家面试,再通过项目能力测试,48名新生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卓越“金种子”。

“我们选拔的不是考试机器,而是具备企业家潜质的‘创新种子’。”周智介绍,学院建立多维评价体系,重点考察学生的技术敏感度、团队领导力和商业思维。

黎健毓便是其中一位。自小喜爱研究植物生长的他,将首个研究对象确定为多肉。

去年10月,经过前期调研,黎健毓和3名同学组建项目组,研究“多肉生长‘法宝’”,实现智能控制补光。依托学院提供的场地条件和技术设备,黎健毓的多肉项目进展很快,还拥有了独立的“天使项目空间”。

“每两周做项目汇报,今年上半年第一代原型机将问世。”黎健毓说。

黄鑫介绍,学院每年给予学生7万元/人的教学培养经费,目前组建了13个项目研究组,涉及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其中8个组推进效果明显,还单独开辟了“天使项目空间”,由学生自我管理。

出台“芙十条”政策,深化校地合作

今年,芙蓉区进一步深化与湖南农大战略合作,制定出台全省首个支持“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高质量发展“芙十条”政策措施。

为“金种子”配备“花匠园丁”。制定“芙蓉·卓越”人才计划,鼓励辖区重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到卓越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双方人才共用、资源共享,促进产教融合。

为“金种子”提供“雨露阳光”。设置50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资金,优秀项目每年最高扶持10万;在芙蓉区初次创办企业且经营1年以上,在享受省市政策基础上,最高配套补贴50万。

为“金种子”培优“沃土温床”。鼓励辖区企业面向卓越学院发布技术创新需求和攻坚难题,由卓越学院统筹“揭榜挂帅”,引导大学生精准创新创业。组建3亿元“芙蓉·卓越”大学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创业项目。

湖南农大卓越学院优质导师和先进设备不停“浇灌”,多项创新创业政策辅助“施肥”,岳麓山实验室里的“金种子”正加速茁壮成长。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