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经开区,服务力如何化为生产力?@湖南日报

张福芳 周茂林   湖南日报   2025-03-18 07:28:59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3月18日17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张福芳 通讯员 周茂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这几年的热词,关于营商环境变革的深层脉动正在全国各地上演。

在经营主体感知政策温度的神经末梢,在制度创新碰撞市场活力的化学反应中,长沙市天心经开区正以“营商即赢商”的系统思维,将“服务力”转化为生产力。

园区获评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园区、获评2024年长沙市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成效突出,创新改革成效明显的园区。

天心数谷现代化的办公楼。

近日,笔者深入天心经开区采访相关民企,以四个篇章的故事,第三方视角,探寻天心经开区营商环境不断升级的故事。

一次精准金融对接解企业燃眉之急

资金活,满盘活。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如何为经营主体注入金融“活水”?有效促进企业与资本精准对接?天心经开区的做法是搭建精准供需对接服务平台。

湖南坤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类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天心区扎根了十多年。

近年来,因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企业处于快速扩张期,急需资金支持研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

“我们把融资的需求跟园区主要领导讲了后,园区就请我们参加了一场‘政金聚力,赋能暖企’政金企对接会,对接会上请我们上台路演,提出具体需求、融资难点。”坤诚检测总经理袁绪文说,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对接会,效率很高。

交通银行通过“私人订制”,专门为园区企业准备了升级版小微企业专属信用贷款“科创湘易贷”吸引了坤诚检测,双方经过洽谈对接,签约授信1000万元。

“授信后第一笔低息贷款很快就下来了,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袁绪文说,有了资金助力,企业就能够更好地研发优质产品,布局广阔市场。

“后来,园区还为我们提供了信用评级服务,随着企业信用等级提升,我们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更加顺畅,融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坤诚检测总经理助理严勇介绍,如今企业已在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买下一整层楼,准备大干一场。

金融服务节“信易贷”进园区普惠金融活动、长沙金融服务节“数字金融”主题活动、“金融赋能 产业倍增”投融资对接暨项目路演专场活动……像这样的金融对接活动,在园区已成常态化。

近年来,天心经开区通过打造长沙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天心经开区站,为守信企业全天候24小时精准匹配和提供融资、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服务。

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宾至如归

招商引资是地方抓经济、强产业的有效手段。企业招引进来后,还管不管,怎么管,才能让企业觉得宾至如归,安心发展?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这是奥谱天成(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斌对天心经开区营商环境的感受。

“企业落地、装修、办证、招聘,园区都给予了全力支持,让我们省心不少。”刘斌说,天心区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奥谱天成光电有限公司人才团队来我区发展的“一事一议”建议方案》,在生活、购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专项服务。不仅如此,企业入驻后没多久,天心经开区就帮企业解决了10余名研发人员的人才公寓,促成与长沙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人才合作,链接长沙本地的产业链企业等,非常贴心。

一事一议方案,半年破先例为公司董事长刘鸿飞评定为长沙市高层次B类人才,2年邀请中央、省市各类媒体报道30多次……天心经开区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奥谱天成短短2年时间就成为了长沙的明星企业。

“2年间,我们湖南公司的营收从100多万元增加到2000多万元,团队人数也增加到了100多人。”刘斌说,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了企业很大助力。

企业的发展时时牵动着园区领导的心。中电赛西智能科技 (湖南)有限公司落地天心经开区后,园区主要领导在调研中当起了“红娘”,将奥谱天成的产品推介给了中电赛西,双方当年就达成了业务合作,今年的合作金额有望破千万元。

“园区把我们企业放在心尖上,有机会就推介我们,2024年还帮我们对接了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采购公司的光学仪器设备。”刘斌说,企业在园区发展备受重视、备受关注、时常感动。

“我们计划在天心区打造一个光学仪器产业园,目前正在选址,可吸引上下游企业50余家,实现100亿元的产值。”刘斌信心满满。

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

“企业从开始对接洽谈到决定签约落地天心经开区,仅用了10天。”提起天心经开区,北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鹏满是认可,眼缘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北峪科技与天心经开区的牵手,就像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

北峪科技孵化于湘潭大学,2019年从湘潭出发并落地江苏徐州。近年来,长沙不断壮大的北斗产业,让这家从湖南走出去的企业决定把总部和研发中心迁回长沙。

“当时看了很多地方,但与天心经开区接触后,他们对企业的重视、效率,都让人如沐春风,企业还没完全落地时,园区就已经帮着提前做好了产销对接。”陈鹏说。

2024年入驻园区后,企业与天心经开区的“感情”迅速升温。

“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园区扁平化管理,不论什么事情,不论找到园区的谁,他们都能给你负责到底,积极解决,从未有过互相推诿情况。”陈鹏说,这让企业觉得园区跟企业就是一家人。

“园区负责人也成了企业的‘推销员’,去年还帮企业达成了几笔合作,作为初创型企业,在园区获得感满满。”陈鹏感慨。

“现在我们也成了园区的招商大使,引进了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星为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在天心数谷租下了两层办公楼,很快几十人的研发团队就会入驻。”陈鹏说,企业与园区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

涵养好生态带来好企业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一个地方良好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是优秀企业入驻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天心经开区“腾笼换鸟”后,依托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正在申报的国家医学中心等优势,围绕“一主一特两高”产业定位,构建起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大健康为特色产业,高端智能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2月初,天心经开区主要负责人率队开展“新春第一访”,深入园区企业传递园区一以贯之抓产业、抓项目、抓发展的坚定决心。 (本文图片均由天心经开区提供)

“企业落户天心经开区,正是基于园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布局,产业链的聚集和企业在该地区技术人才合作的基础。”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军刚表示。

卓外医疗一直以来都与湘雅医院、湖南大学有技术研究合作,对长沙的好感也是与日倍增。

“当时跟园区谈入驻时,园区因看好我们这个项目,还导入了园区的产业和市场基金,与企业同发展。”毛军刚说,这让我们看到了天心经开区在产业发展上的决心和用力,更坚定了我们扎根天心的决心。

“场地选址热心支持,建设过程水电、消防、安全等方面主动对接,帮我们协调医疗机构,联系客户,天心经开区‘保姆’式服务令我们备受感动。”毛军刚告诉笔者,企业目前已入驻天心软件产业园,装修已完工,下个月将入场办公运营。

除了良好产业生态,毛军刚更看重园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未来。

“生物医药产业是湖南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长沙市发文提出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天心区积极申报国家医学中心项目,这些重大利好叠加,加速了我们在天心经开区的抢滩布局。”毛军刚说。

据了解,卓外医疗于2015年6月在上海张江成立,一直专注于微创影像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是国内极少数能够提供从光学镜体、摄像处理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和AI&算法开发等整体内窥镜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内企业之一。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黄婷婷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