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湘两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相聚一堂,共探教学新路径

  科教新报   2025-03-18 17:54:52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舒小娟 张伟 黄茸 吴若莺)3月17日下午,由湖南湘江新区虹桥小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云南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道德与法治访学研学活动暨郴州市桂阳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活动顺利开展。此次活动聚焦“法治观念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开展研训,旨在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新路径,提升教学质量。100余名云南省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与湖南湘江新区刘鑫傲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郴州市桂阳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在一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交流活动在虹桥小学合唱团学生悠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随后,虹桥小学校长陈泽荣发表致辞,陈泽荣就学校概况、办学特色及思政教育等方面作介绍,重点介绍了学校思政教育“1+6+N”团队的发展

在教学展示环节,湖南湘江新区刘鑫傲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李琼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我们是未成年人》一课。课堂上,李琼从家长对话、同学们自身实际说起,引导学生关注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各个年龄节点承载的不同的法律意义。同时,通过自学加贴一贴方式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切入点展了热烈的讨论。在精彩的小组汇报、组间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用法,同时还明白了守法的重要意义。

来自湖南湘江新区刘鑫傲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的傅文萱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公民身份从何而来》一课。傅文萱通过引入师生“身份”,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一词。再抛出“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这一问题,让学生先自学法律条文再小组合作讨论,解读、辨析案例中的“我”是否为中国公民,让学生明确公民身份的由来,在认知和情感上认同中国公民身份。最后由介绍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身为中国公民的骄傲和自豪,进一步明确中国公民身份的珍贵性,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珍惜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

课后,组织开展了线下观课汇报及线上评课活动。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两堂课充分体现了法治教育的生活化与实践性,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责编:彭静

一审:彭静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