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3-18 18:04:33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丽平)三月春风暖,雷锋精神传。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为弘扬和学习雷锋精神,激发同学们对善举与道德的深度思考,3月17日下午,郴州市苏雅中学团委组织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同学们在图书馆报告厅迎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本次辩论赛围绕“做好事要不要留名”这一充满争议与思考的话题火热展开。
活动在副书记邓红兵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正式拉开帷幕。他表示,“做好事要不要留名”这个辩题,极具现实意义。正方观点“做好事要留名”,留名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让更多人看到善举,激励他人参与。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留名能让正能量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让做好事成为一种潮流。反方观点“做好事不留名”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中默默奉献的精神。真正纯粹的善,应是发自内心,不图回报的。做好事不留名,是在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让善良回归本质。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其出发点都是对善良的追求。辩论是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鼓励同学们在辩论场上充分展现才华,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正方开篇立论,条理清晰地阐述“做好事要留名”的观点,他们认为留名能让善举被看见,成为社会正能量的灯塔,激励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让爱心得以传递和延续。反方则不甘示弱,迅速抛出“做好事不留名”的观点,强调纯粹的善不应被名利沾染,默默奉献才是善的真谛,真正的善良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非追求外在的认可。
在你来我往的攻辩环节,双方辩手思维敏捷、言辞犀利,紧紧抓住对方观点的漏洞进行有力反驳。正方以诸多公益名人带动社会风气改善的例子,论证留名的积极意义;反方则用无数无名英雄默默付出的事迹,坚守做好事不留名的纯粹。
自由辩论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双方辩手妙语连珠、互不相让,每一次精彩发言都引得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赞叹不已。
最后的总结陈词环节,双方分别对各自的观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总结与升华。正方四辩再次强调留名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人勇敢地展示自己的善举,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使者;反方四辩则用深情呼吁大家回归善良的本心,用纯粹的行动去温暖他人,而不是为了名声而做好事。
辩论结束后,副校长全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小结。她高度评价了选手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称赞同学们准备充分、思维活跃、配合默契。同时,也从专业角度对选手们的辩论技巧、逻辑架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并对同学们提出期望:希望大家以此次辩论赛为契机,不断提升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保持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将辩论赛中培养的思辨精神运用到实际,真正成为有思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等待比赛结果的间隙,团委张丽平老师组织全体师生在图书馆报告厅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次合唱,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精神的传承。在结果揭晓前,以雷锋精神为养分,滋养内心,让同学们懂得,无论结果如何,保持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态度,才是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了本次辩论赛的获胜队伍和最佳辩手。
学校为获胜队伍及表现突出的最佳辩手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同学们努力付出的肯定,更是激励他们在未来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
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将同学们自信的笑容、昂扬的姿态定格,为本次意义非凡的辩论赛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场辩论赛不只是语言与智慧的比拼,更是一次对雷锋精神的深度挖掘与传承,让大家在论辩中理解善良的多元内涵,引导孩子们将做好事内化为日常习惯,回归学雷锋的初心,激励更多人在未来为社会道德建设贡献力量,让社会在善念传递中更加美好。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