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非遗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

刘叙利 罗春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3-19 15:13: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9日讯(通讯员 刘叙利 罗春蓉)沅陵,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沅陵的校园里,非遗如同一朵朵绚丽的花朵,绽放出迷人的光彩。龙舟竞渡的激情、傩戏表演的神秘、扎染艺术的绚丽、剪纸技艺的精巧、苗银制作的精美以及古法造纸的传承,这些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龙舟竞渡:传承千年的民俗团建

沅陵,这个被誉为“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地方,其龙舟赛早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校园里的孩子们在陆地上讲龙舟、做龙舟、演龙舟、赛龙舟,甚至在大课间做龙舟操。他们探究纸龙舟的科学原理,龙舟的团队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傩戏表演:神秘古老的文化瑰宝

傩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孩子们在辰州傩文化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傩面具书签的创作、用黏土制作傩面具学生们穿上色彩鲜艳的傩戏服装,戴上神秘的面具,演绎着古老的传说和故事。通过傩戏的学习和表演,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培养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扎染剪纸:指尖上的艺术传奇

扎染和剪纸是两项极具创意的非遗技艺。在课堂上,学生们亲手制作扎染作品,将白布通过捆扎、浸染等工艺,变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艺术品。剪纸课上,学生们用手中的剪刀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展现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作品不仅装饰了校园,还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苗银饰品:民族智慧的灿烂光芒

苗银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饰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沅陵是苗族聚居地之一,苗银制作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苗银饰品的制作过程包括熔炼、拉丝、编织、镶嵌等多个环节,需要艺人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孩子们用锡纸制作苗银的头饰、胸颈饰、手镯、冰箱贴等,体验苗族银饰的独特魅力。

古法造纸传统工艺匠心魅力

古法造纸,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工艺流程有其独特的魅力。孩子们通过制浆、漂洗、点缀、晒干等步骤,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花草纸,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沅陵校园非遗之花的绚丽绽放,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学生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瞿云

一审:邓嘉利

二审:瞿云

三审:李周颖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