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姗姗 欧阳晖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0 17:35:21
新湖南客户端3月20日讯(通讯员 朱姗姗 欧阳晖)3月18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植树造林固碳汇 青山绿水助双碳”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吉首大学15名青年志愿者在校团委老师带领下,将40棵银杏、乌桕和红叶石楠幼苗栽植在石家冲街道比芶阳峰。这场春日里的劳动实践,是学校“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的创新实践,通过“以劳育美、以美促劳”的沉浸式教育,让青年学子在躬耕力行中感受生态之美、劳动之美。
作为武陵山片区生态屏障的重要守护者,吉首大学始终将美育与劳动教育协同推进。活动现场特别设置“生态美学课堂”,湘西州农业局技术人员现场教学,指导志愿者将三种树苗进行美学配植,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以前觉得种树只需挖坑培土,现在明白每株苗木都是大地艺术的笔触。”2024级体育师范专业欧阳晖同学在实践笔记中写。
“挖坑深度要超过土球高度,回填表土才能保证根系呼吸。”2023级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刘颖边示范边讲解。劳动过程中,师生们组成“传帮带”小组,将《苗木养护口诀》谱写成具有土家族韵律的劳动号子。师生们在“呦喂歌”的节奏中完成挖坑、培土、围堰等工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态理念在劳动场景中交织共鸣。
为强化美育浸润效果,吉首大学校团委同步启动“我与树苗共成长”主题创作计划,生物实验室将建立树木生长数据库,形成多学科联动的树苗成长观察体系,使劳动教育成为联通真善美的立体课堂。
据了解,吉首大学将把植树护绿纳入美育、劳动教育必修模块,未来三年计划组织千名学子参与湘西州生态文明建设,让青春汗水浇灌的树苗,成长为见证学子成长的生态坐标。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