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担当:湖南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0 17:56:45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上聚焦发力,增强区域发展活力。近日,省委书记、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体现了省委持续优化省内区域发展格局的决心。怀化自古就是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6条高铁和普铁在怀化城区交会,是国家战略“双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在中部地区的唯一交汇点,2024年,怀化国际陆港跃升为我省三条千列国际货运通道之一,东盟班列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中老班列开行量位居中部第1位。怀化作为湖南“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带”,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应有的担当。

立足“双通道”优势,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怀化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因铁路而生,也因铁路而兴。受益于铁路“红利”,怀化从最初只有几千人的小镇,迅速发展成为武陵山区的中心和节点城市,城区人口超过70万人,成为内陆地区移民城市的典范。怀化要用好国家战略“双通道”唯一交汇点的优势,大力招引国内外龙头仓储物流企业和自营电商平台,布局仓储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依托怀化国际陆港通江达海、联通东南亚的便利条件,提升货物集散能力,打造东盟热带水果、粮食、木薯淀粉、海鲜等特色产品集散中心,以及国内二手车、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日用品等货物出口集结中心,促进双向流通。同时,发挥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综合交通体系优势,积极申报跨境电商综试区,进一步巩固怀化在区域商贸物流中的核心地位。

发扬传统优势,打造五省边区消费中心

怀化是五省边区最大的城市,在传统铁路、公路交通时代,怀化迅速崛起为交通要冲,吸引了大批商贾云集,“进货到怀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024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怀化市鹤中一体化发展促进条例》,怀化将以鹤中一体化为抓手,朝着中心城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超100万的“双百”目标,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城乡深度融合,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随着城区面积和人口集聚加快,怀化应着力引进全球知名商业综合体,完善一站式便捷购物商圈配套,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区域消费竞争力,为怀化打造五省边区消费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发挥开放优势,打造区域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是经贸活动的平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促进贸易资源互通、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怀化是中部地区率先响应RCEP生效的城市。2023年5月,怀化抢抓RCEP生效机遇,成功举办了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吸引RCEP成员国的驻华使节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老挝等14个RCEP成员国的112家企业和600多家知名企业、1000多名采购商参展参会,签约合作项目113个,总投资750亿元,区域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怀化应乘势而上,树立以承接、承办各类会议、节庆、赛事、演艺等项目为主体的“大会展”理念,深化展馆展会市场化改革,推出一揽子惠企政策,吸引更多会展企业落地,繁荣展览展示、会议论坛、节庆赛事市场。同时,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搭建国内一流的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专业配套公司与产业链配套服务企业,建设区域总部会展中心,充分发挥会展在开发国内外市场、实现资源要素共享方面的促进作用,以会展为支点撬动城市发展新动能。

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打造武陵山区产业集聚中心

近年来,怀化依托怀化国际陆港优势,聚焦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新材料)、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药大健康、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箱包皮具等主导产业在西南地区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优势。下一步,应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怀化国际陆港优势、资源优势,聚焦主导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向怀化集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传统新型产业,推动产品“跨越千山万水、卖进千家万户”,以质优价优的竞争力打开市场,着力打造武陵山片区产业集聚中心。

怀化在湖南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区域国际会展中心以及产业集聚中心,怀化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其在湖南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担当与潜力。未来,怀化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为动力,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书写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戴焕宝 刘海江)

责编:陈昱旬

一审:陈昱旬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