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捡瓷热”需要降温了?

张洁   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2025-03-21 10:19:40

如今,来醴陵 “捡瓷器、玩烟花、吃小炒、看大剧” 已然成为热门文旅风尚,尤其是 “来醴陵捡瓷器” 话题持续火热超一年,全网点击量突破5亿人次,大量游客来醴陵“捡瓷”“淘瓷”,2000多万件瓷器装满游客行囊。

热闹现象背后,引发各方思考。所谓“爱之深”,则“忧之切”,近日,“山水人云”公众号发布了一条“醴陵捡瓷热需要降温了”的推文,作为一个热爱家乡、希望产业发展得更好的博主,他表示,担心“捡瓷”活动稀释品牌价值,影响醴陵产业长远发展。担心意味着关心,思考意味着关注,那么,我们不妨也多一个角度,来看看醴陵“捡瓷热”,需要降温了吗?

图片

有“捡”,醴瓷“不值得”?

首先,我们要再次科普一下,为什么醴陵有瓷器可捡?

醴陵陶瓷有近两千年历史,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瓷之都。作为瓷都,这里陶瓷产品多样,包括日用瓷、工业瓷、艺术瓷三大类4000多个品种;同时,日用瓷又有高温瓷、炻瓷和陶瓷酒瓶等细分行业。而大部分游客来醴,捡到的免费瓷器,大部分都是日用瓷中的炻瓷。

作为一个外贸型的陶瓷生产基地,醴陵90%以上的日用瓷产品用于出口,畅销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一直以来,醴陵炻瓷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不仅如此,2010年,醴陵还自我加压,诞生了全国首个日用炻瓷地方标准,对日用炻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更严格的规范要求。一件A级品的检定,要经过多项检测,一旦有针孔、气泡等微小瑕疵,就会被淘汰。

图片

正是因为坚持“完美主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使用价值的微瑕品被果断放弃,醴陵才有瓷可捡。正是因为产量大,又产生了大量外贸订单尾货等低价产品,所以人们到这里可以低价“淘”到日用瓷,价格低到就像“捡”一样。

有“光”,值得“慢慢赏”?

但是!如果你真的以为,醴瓷有“捡”就廉价,那可真是错了。

5个碗,800万元!12年前,在香港举行的湘瓷湘绣艺术精品拍卖会上,一套醴陵生产的74版釉下五彩毛瓷碗成为全场拍卖价格最高的拍品。其实醴瓷的光芒,一直在闪耀。从1909年到1915年间,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荣获南洋劝业会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等一系列奖项,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新中国成立,“醴瓷”几经发展,终至登峰造极,成为“红色官窑”。进入新世纪以后,醴陵陶瓷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并多次作为国礼瓷赠送给外国元首。2007年,醴陵瓷器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立足于醴陵这片有着深厚陶瓷文化的土壤,一代又一代陶艺人用心创作。据统计,醴陵现有“国大师”20余名,“省大师”159名,他们用艺术装点美好生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山水人云博主提到一个观点,醴陵釉下五彩瓷高端形象来之不易,醴瓷值得“赏”,而不仅仅是捡。对于这个建议,最早实行捡瓷活动的醴陵华盛瓷业负责人黎建新介绍,以万宜村捡瓷一条街为例,企业早就进行了分区分类,免费区提供的瓷器是淘汰的微瑕品、淘宝区是中端精品瓷、高端区有釉下五彩瓷和艺术瓷供游客选择。醴陵华联瓷业是上市企业,公司贸易部部长许玲芳坦言,醴陵刚开始进行捡瓷活动的时候,他们也心存顾虑,担心对企业品牌形象有影响。所以,华联开展捡瓷活动的时候,是做了充分准备才进行的,设立的捡瓷点整洁有序,提供的瓷器精美多样。在捡瓷区附近,“红官窑”品牌形象展示区格外打眼,完全可以满足游客赏瓷、品瓷的需求。

有“为”,这“醴”走更远!

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流量,就能“起飞”。作为一个县级城市,醴陵其实是抓住“捡瓷”这波流量,背后谋划的,是城市整体品牌的“出圈出彩”。

图片

“我来醴陵办一件事——捡瓷器”……当“来醴陵捡瓷器”这件事,被年轻人用流行的网络用语表达出来,它就完成了抓住人心的第一步。“捡瓷”的“燃点”,源于醴陵融媒发布的一条“醴陵尊嘟可以捡瓷器?”的短视频,视频号的浏览量突破了100万+,评论3万多条,抖音播放量达到500多万。引爆受众“燃点”后,醴陵持续跟进,策划系列报道、系列活动,立足产业,把“捡瓷”融入瓷博会、烟花爆竹博览会、大学生夏日来醴活动等,迎来更多“泼天流量”。

让流量“变现”的同时,醴陵这座城市也被更多人“看见”,2024年,醴陵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17亿元;一年17次登上央视,品牌流量从千万级跃升至十亿级。先要被看见,才能被热爱。在山水人云博主发布的“醴陵捡瓷热需要降温了”推文后,有许多读者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网友谢伟林留言获得高赞,“通过各种方式推广醴陵瓷器的知名度,不能降温,还要加大力度。我广西的朋友就是通过了解捡瓷活动,到我们这里买了几万块钱瓷器。”网友“我见青山多妩媚”的留言也很有代表性,她说,她是一个在外务工人员,在外遇见很多人,都不知道醴陵这个地方。她认为,“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通过捡瓷活动,能让更多人认识醴陵,也会让更多人知道,醴陵是一座宝藏城市。”

图片

“我们最开始策划捡瓷活动,就是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一个切入点。” 醴陵融媒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的主要方向,是通过文化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个‘小目标’,是打造品牌之都。”

醴陵“捡瓷热”真的需要降温了吗?这是深处热闹之中的冷思考,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人们的关切之心。如何在流量与品牌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捡瓷”活动,更好地成为醴陵文化传播的桥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醴陵,有信心,在打造“品牌之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责编:刘韵霞

一审:刘韵霞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