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威,李雅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1 16:06:44
什么是算力?老规矩,先讲一个故事。在一个古老的东方小镇上,有位名叫李文的学者。某日他接到朝廷的任务——计算全州百万农户的赋税。李文手持算筹,在竹简上反复推演,昼夜不息。他每完成一户的计算需要半炷香时间,即使不眠不休,也要耗费整整五年。此时,他的徒弟阿竹灵机一动,搬来了祖传的算盘。算珠噼啪作响间,计算速度竟提升十倍,原本五年的工作量骤减至半年。师徒二人望着堆满院落的竹简,仍感叹道:"若有一日,计算能快如闪电该多好"。
三百年后,同样的计算任务出现在某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搭载着数万颗GPU的超级计算机阵列悄然启动,海量数据在光纤中奔涌。0.03秒后,大屏幕上已呈现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计算结果,同时自动生成了赋税优化方案。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源于"算力"的指数级跃升。
算力即设备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同古代算筹的延伸。从机械齿轮中的1642年帕斯卡计算器,到现代7纳米芯片,载体虽变,本质仍是"将输入转化为有效输出的能力"。算力分为基础算力,类似阿竹的算盘,处理常规计算。如手机CPU每秒数十亿次运算支撑日常APP。智能算力,如支撑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GPU集群,专门处理AI模型的矩阵运算。超算算力,国之重器"神威·太湖之光"持续运算达9.3亿亿次/秒,可模拟核聚变或全球气候。
在数字经济中,算力已成为水电气般的基础设施,每1元算力投入,可带动3至4元经济产出。自动驾驶需300TOPS算力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这相当于同时观看3万部4K电影的数据量。偏远山区医院通过5G+云算力,能获得三甲医院的AI辅助诊断。
责编:贺威
一审:贺威
二审:毛晓红
三审:左丹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