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2 09:20: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2日讯(通讯员姜思慧 陈芳)“护士,我出院后伤口怎么护理?”“宝宝黄疸不退怎么办?”在医院,这样的问题每天都会被问起。对于许多刚出院的患者,尤其是母婴、造口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往返医院的奔波、专业护理的缺失、心理上的焦虑,往往让人手足无措。
面对这些需求,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22年推出了“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网约护士”走进家庭,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不仅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更让爱与关怀走进了千家万户。
母婴呵护:攻克新手妈妈育儿困局
“医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每天都疼得睡不着觉,喂奶的时候就像在受刑一样……”2024年8月,产科护士长刘秀梅接到了小刘的上门护理预约后,便备好设备驱车赶往她家中,一进门便听着这位新手妈妈近乎崩溃的哭诉。房间里,婴儿的啼哭声此起彼伏,在夏日更添几分焦躁。
作为一名资深妇产科护士,刘秀梅太理解这种无助了,她柔声安慰道:“不要着急,让我看看。”检查过后,她一边准备热敷毛巾,一边耐心解释:“你这个情况很多新手妈妈都会遇到。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她一边操作,一边教小刘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按摩手法,还分享了许多育儿小窍门。“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刘秀梅握着她的手说,“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秀梅的微信化身她的“专属热线”,为她解答各种育儿难题。渐渐地,小刘的疼痛减轻了,喂奶也变得顺利起来。更让人欣慰的是,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开始享受起当妈妈的乐趣。
产后不会照顾宝宝、涨乳痛到怀疑人生、宝宝需要测黄疸去医院又占大量时间......产褥期的诸多难题一直以来困扰着许多“新手妈妈”。该院的“互联网+上门护理”医护人员带着专业的技能和真诚的关怀,一次次敲开妈妈们的家门。每一次耐心的指导,每一句温柔的鼓励,都在传递着力量。
造口照护:击退卧床患者伤痛阴霾
“真的非常感谢宁鑫护士,不辞辛苦多次上门服务,解决了令我父亲几乎感到绝望的难题,这样好的服务应该让更多的患者知晓!”杨阿姨激动地说道。
74岁的杨爷爷因下肢偏瘫长期卧床,并发的压疮和糖尿病足让他痛苦不堪。由于伤口反复感染,杨爷爷多次住院治疗却不见好转,甚至有医生建议截肢。杨爷爷坚决拒绝:“人都不完整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此后,伤口的恶化让他心灰意冷,最终决定放弃治疗。
作为女儿的杨阿姨不忍心看到父亲经受这般磨难。她四处打听,得知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有专业的国际伤口治疗师,便想带父亲去试试,却被他一口回绝。无奈之下,她了解到该院提供上门护理服务。2024年6月,在朋友的帮助下,杨阿姨第一次通过手机下单,预约了上门伤口换药服务。
宁鑫护士接到订单后,立即与家属联系,初步了解情况后,便带上设备赶往杨爷爷家中。一进门,她仔细查看了伤口,轻声安慰道:“杨爷爷,您别担心,您的伤口我能治好。”看着杨爷爷灰心丧气的样子,宁鑫不断鼓励他,给他注入“安心剂”。经过六次上门换药治疗,杨爷爷的伤口感染及不适感觉逐步减轻,坏死创面基本清除,伤口处竟然出现鲜红色的肉芽新生组织。这一切的改变,不仅让杨爷爷重拾生活的希望,也让这个家庭重新燃起了幸福的火光。
爱与专业:铺就家庭护理便捷通途
小刘和杨爷爷的故事,只是该院“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的一个温暖缩影。
帮助因烫伤导致行动不便的李爷爷及时清创、冒着高温酷暑给家住乡下的吴女士更换胃管、深入基层医院为患者谢阿姨的PICC导管贴膜......自推出“互联网+上门护理”以来,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着力打造产后护理、伤口造口护理、压疮护理、术后康复及中医护理等多种家庭护理项目。患者只需通过小程序进行简单预约,将病情说明清楚,就能召唤专业护士上门护理。
从医院到家庭,从陌生到信任,“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架起了一座医患之间的桥梁。医院护理部主任欧阳慧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家也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这不仅是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继续深化推进护理到家服务,结合智能设备和社区资源,构建更完善的居家护理网络,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爱与关怀触手可及。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