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棋铭 杨昊天 郑湘 田家全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2 19:31:14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棋铭 杨昊天 郑湘 田家全
阳春三月,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高峰镇岩排溪村的千亩梯田油菜花次第绽放,片片流动的金色海洋便悄然浸入古朴的村落,金黄色的油菜花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
层叠的梯田、金黄的花海、连绵的群山、散落的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3月22日,以“金色梯田·非遗乡韵”为主题的古丈·岩排溪第二届梯田油菜花旅游季,在此拉开序幕。
活动当日,千亩梯田油菜花在暖阳与薄雾的交织中争奇斗艳、竞相绽放。一朵朵油菜花宛如风姿绰约的美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层层叠叠的梯田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走进花田,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引得无数蜜蜂、蝴蝶翩翩起舞,游客们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沉醉不已。
“这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也太漂亮了,简直像童话世界一样!”游客向红樱兴奋地说,她一边忙着拍照,一边忍不住赞叹,“第一次见到这么壮观的梯田油菜花,真是不虚此行。”
花田深处,游客们举着手机与油菜花合影。孩子们在花丛中嬉笑玩耍,尽情享受春日阳光。“岩排溪村,一直都想来看看,刚好周末,带上全家一起来游玩,果然名不虚传。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油菜花,还能感受浓厚的古朴村寨氛围。”游客田野兴奋地说。
岩排溪村,藏于山水之间,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自明末清初起,勤劳智慧的先辈们便开始修建岩排溪梯田。历经岁月打磨,这片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梯田如今共79级,占地1300多亩,垂直高度约200米,东西两侧各蜿蜒着9条古水渠,如灵动的丝带贯穿整个梯田,滋养着这片土地,享有“九龙治水”的美誉。
古村的建筑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木质吊脚楼沿山而建,斑驳的石板路承载着数百年的故事,见证着村民们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也孕育出了独特而灿烂的农耕文化。
时光流转至当下,为继承和弘扬古梯田所孕育的农耕文化,同时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径,高峰镇人民政府组织当地百姓,采用“油菜+水稻”轮作模式,充分把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起来。
“等油菜花花期结束,我们会迅速组织农户收割油菜,紧接着开展稻田翻耕、插秧等工作,确保早稻按时种下,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增加农民收入。”高峰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无疑为古老的岩排溪村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让农民的‘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更带动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
为了“留住客”,活动现场还设置非遗体验区。花草拓染、竹编技艺、推豆腐、舂辣子、打糍粑等传统技艺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游客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滚铁圈、陀螺等传统游戏区也围满游客,大家在游戏中找回了童年的乐趣,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这个花草拓染太有意思了,你看我家小孩,玩得好开心,叫都叫不走。”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开心地说。
在特色农产品和商品售卖区,本地的茶叶、土鸡、蜂蜜、卡卡酸菜、手工编织品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既能赏花,也能驻足挑选。“自从办了油菜花旅游季,来村的游客多了,我们自己种的、做的东西都不愁卖了,价格还比以前高了不少,今年我家的土鸡和蜂蜜都卖得特别好。”村民李建波笑着说。
据了解,油菜花旅游季期间,以花为“媒”,通过“赏花+传统文化”“赏花+非遗”“赏花+集市”的农文旅融合模式让岩排溪的“风景”有了“钱景”,乡村“颜值”创造出了“高产值”,当地农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以花兴农”让“赏花经济”带火了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赏花+”火了乡村、兴了产业、富了百姓。
近年来,高峰镇人民政府以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为亮点,围绕生态旅游、民宿康养、绿色种植等产业,积极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通过举办油菜花旅游季等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岩排溪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谱写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