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煤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3 23:06:06

文丨覃 盟

齐梅是一所学校食堂管理员。开学不久,学校的煤快烧完了,齐梅心急如焚。双休日,他跑了城区几家卖煤场,咨询了煤的价格和质量。晚上,齐梅听说他家附近有个师傅以前给别人拉过煤,就去他家打听。师傅很热情,他立即电话联系了拖煤的师傅。十分钟后,一个敦敦实实很精神的年轻师傅来了。齐梅说出原委,年轻师傅说,在本地区,要说煤炭的质量、好烧、耐烧,还是邻县百仙山煤矿的煤。那里的煤不仅质量好又耐烧,烧过的煤渣都没人捡,而且每吨的价格至少比市场上便宜100元。

星期一上班后,齐梅跟搭档说了此事。搭档说,他也听说本地区百仙山煤矿的煤煤性好、耐燃,赞成学校派人去那里拉煤划算。随后,齐梅请示了学校总务、校长,他们都赞成。最后,学校看齐梅年轻,决定派他随车去百仙山煤矿拉煤。

第二天早上七点,齐梅和年轻师傅吃了早餐就出发了。20吨的大汽车一路向西开去。因这段二级公路正在改扩建,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汽车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车速很慢。齐梅坐在副驾驶室,秋风从窗户涌进来,沁人心脾,舒服极了。

汽车开到离百仙山煤矿所在集镇时,太阳正升到苍穹中央,人的影子只有那么一点点。到吃午饭的时间了,齐梅和年轻师傅找了家饭馆,两人吃的是10块的快餐。吃中餐时,年轻师傅与同行通了电话,同行告诉他,去百仙山煤矿拉煤的车太多,路上堵得厉害,不要着急上路,等他的电话。于是两人只好坐在饭馆里歇息等待。

两个小时后,同行给年轻师傅打来了电话,说路上车少些了,可以出发了。两人进入驾驶室,年轻师傅开着汽车左拐上乡道。路上很窄,一般只有四米宽,两辆汽车无法让车。幸好每隔约300米修有让车道,不然就无法通行了。

少顷,汽车中速行驶到一个悬崖路段,左侧是100多米的悬崖峭壁。年轻师傅的车由东向西,靠里行驶,对面的大货车是由西望东行驶。中途有次会车,让不开,年轻师傅往后退,对面的车慢慢开来,年轻师傅的车退了好远,对面的车在专门让车道停下。齐梅头伸出车窗外目测了下,对面车的后右轮距悬崖不到30厘米!年轻师傅将车小心翼翼地开过去。好险呀!齐梅坐在车上像坐在缆车里,心在打鼓,心快跳到嗓子眼里去了。年轻师傅看着齐梅心惊胆战的模样,边熟练开车边说:“齐老师,放心,我们是里车道,你闭着眼睛不看外面就行。这段路我跑了五六年,习惯了,没事!”齐梅心有余悸地思忖着:“我们的车幸好是里车道,不知对面外车道车里坐的人有何感想?”齐梅希望当地政府把路加宽到六米。毕竟人的生命最重要,安全第一嘛!

半小时后,汽车终于开过悬崖,压在心头的巨石落下了,齐梅放心了,心情才舒畅起来。不一会儿,汽车行驶到开阔丘陵地带,在一个转弯处,对面突然开来十几辆汽车,吓得齐梅缩紧身子,打了个冷战。幸好年轻师傅早就一直按着喇叭,手脚灵活地让开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年轻师傅把车又往后退了约100米才让开。路上的汽车还是多,时而开动、时而倒车,就这样停停开开、开开停停,直到下午四点才到百仙山煤矿路口。从车内往前看去,好大一座山,峰峦雄峙!一座大煤矿镶嵌在半山腰!前面等待装煤的车有数十辆。

年轻师傅说:“今天看来装不到煤了,只有等到明天上午了。齐老师,你赶紧去开发票,明天好早点装煤。”

齐梅问:“师傅,你这车最多可装多少吨?”

“来一趟不容易,装个25吨应该没问题。”年轻师傅说。

排了好一会儿队,轮到齐梅开票。齐梅开好票联系年轻师傅,年轻师傅说他在一个饭馆里等他。齐梅直接走到饭馆里,询问老板娘吃饭的价格?老板娘说:“10块、20块、30块都有,你们吃哪种?”齐梅说:“我们就吃每人10块的。”

年轻师傅开玩笑说:“齐老师,出外不要太攒呀!”

齐梅说:“师傅,不好意思,我们食堂定有制度,在本地区出差招待客人,每人最多报销10块。”

年轻师傅听完,微笑着说:“齐老师,我看你今天也很疲累。这样吧,我请你,不用你招待!”

齐梅说:“那怎么行?我们请你来拉煤,哪有要你自己掏钱吃饭的道理?我们都吃20块的,不要学校食堂报销,我私人请你。”

吃完晚饭,两人来到车上,天渐渐黑了。齐梅问年轻师傅,这里住宿一晚多少价格?年轻师傅说,20块、30块、50块的都有。

齐梅说:“你去住20块的吧,开好住宿发票,晚上好好休息。我就不去了,在车上给你守车。”年轻师傅叹息着下车住宿去了。

穿着短袖的梅云,上半夜还好。凌晨两点后,大山的秋天降温快,气温渐渐变低,梅云有点支持不住了!他两手紧紧地箍着胳膊,不让热量散发,咬着牙坚持着。听老人说,再凉不能凉肚。随后他用肚子抵着坐墩趴着睡,顺便找了件车里的单衣盖上。后来,齐梅慢慢睡着了,一觉醒来已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半。年轻师傅来叫齐梅下去洗脸吃饭,齐梅声音嘶哑了,还有点咳嗽。

早上八点,轮到年轻师傅的汽车装煤。煤装得太多太满,巴云至学校的线路不能走,只能绕道走一个大大的“弓”字线路运回学校。汽车开得很慢,梅云估计比走路快不了多少,最后到学校已到下午六点。

这次齐梅随车去拉煤,为学校节约两千多块。当天晚上,齐梅得了重感冒,吊了三天水,花去医药费100多块,没向学校报销一分钱。第二天,搭档知道了原委,说齐梅太吝啬,住一晚也只20块,现在却花出多的钱来了,真是得不偿失!何必呢?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