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再骨折 多学科协作助96岁高龄老人平稳康复

    2025-03-24 09:41:12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4日讯通讯员 余先)近日,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骨科二十一病室(创伤外科)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多学科协作优势,成功为一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96岁高龄患者实施手术,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在辅助下下床活动,恢复情况良好。

此次手术的成功再次彰显了医院在高龄危重患者综合救治领域的实力,为区域老年群体提供更坚实的健康保障。

高龄叠加复杂骨折,救治难度重重

96岁的赵娭毑在多年前因股骨颈骨折进行了髋关节置换。今年2月中旬,赵娭毑不慎摔倒再次导致左大腿受伤,疼痛不止,经检查被诊断为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高龄患者的生理机能衰退、基础疾病多,手术耐受性极差,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骨科二十一病室主任刘峰表示,此类骨折因假体周围骨量减少、力学结构复杂,具有出血量大、常规内固定难以稳定固定的特点;而赵娭毑合并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阻塞性肺病,还有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及血氧饱和度低下等情况,手术风险极高。

全院聚力攻坚,多学科协作稳控风险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为降低手术风险,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组织创伤外科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临床营养科及手术部等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采取输血纠正贫血、补充蛋白改善营养状态、优化心肺功能及血氧水平等积极治疗措施,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针对赵娭毑骨折范围广、传统内固定器械难以覆盖的问题,创伤外科团队经充分考虑,采用桥接内固定系统延长固定范围,并在术前利用人体模型反复模拟预弯钢板角度、规划螺钉布局,精准设计手术细节。  

精准施治破解难题,术后康复稳步推进

术中,刘峰带领创伤外科团队凭借娴熟技术,在减少创伤的同时,通过桥接内固定系统实现骨折端稳定固定。

术后赵娭毑生命体征平稳,血红蛋白及血氧水平逐步改善,次日即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床边适应性活动。

目前,赵娭毑恢复情况良好,正在顺利接受康复治疗。  

深耕老年骨科救治,护航高龄患者健康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人群老龄化,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刘峰表示,高龄患者救治需兼顾骨科技术要求与全身状态管理,而此次96岁高龄、多病共存患者如此复杂的手术之所以得以成功,得益于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构建的全周期管理方案,以及团队对复杂病例的精细化处理经验。

作为湖南省重点建设专科,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长期聚焦复杂骨折及老年骨科疾病救治,特别是在合并多重共病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方面形成特色技术优势。未来,学科将进一步优化围术期管理流程,提升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我要问